廣東首次公布企業百強陣容 入圍門檻為78億元
2008年度廣東企業100強資產總額達到6201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194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862億元,入圍門檻為78億元。而自2000年以來,由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共同評定的這一榜單均只公布全省前50強,自今年開始將以100強的陣容亮相。
重化工超過半壁江山
2008年,廣東企業100強在總體規模、市場規模(主營業務收入)和勞動規模上,與上年同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5.7%、12.7%、9.3%,不過衡量企業整體規模四大指標的另一項--總盈利規模卻出現了大幅度下降,比2007年減少34.4%,這說明外向型經濟占有重要地位的粵企100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強烈影響。
重化工業實力強勁、輕工業發展勢頭放緩的趨勢日益明顯。廣東100強中裝備制造業占據突出地位,以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設備、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儀器儀表制造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占據了100強中的41席,以采礦、金屬冶煉及制品為代表的基礎材料工業有6家,化工企業有8家,重化工業在廣東企業100強中占半壁江山達55家。這說明廣東已過工業化發展的初中期階段,正處于重化工業發展的高級階段,產業結構呈高度化水平。廣東目前仍是輕工業強省,不過目前以工藝品、煙草、農副食品為代表的輕工業僅占100強的3個席位,其在整體經濟中的地位正不斷下降。
服務業地位突出也是100強企業的一大顯性特征,廣東100強中服務企業占了32席,其中以批發和零售為代表的商貿流通業占據了三分之一強。其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有6家企業。第三是房地產業,有5家入選。服務業資產占到廣東100強整體資產的72%,在人均資產方面,服務業是工業的4.4倍,服務業的資本密集度大于工業。
百強八成扎堆廣州深圳
從區域分布看,廣東100強扎堆廣深,其中廣州占總數的45%,深圳占總數的33%,產業集聚效應與世界500強的集中分布有些類似。
具體產業類型來看,服務業的扎堆現象尤其明顯。工業主要集中于珠三角9市,而服務業在珠三角9市中又趨于進一步集中。廣東100強服務企業幾乎全部集中在產業發展中心區廣州和深圳,東西兩翼和山區五市無一服務型企業入圍。
壟斷行業效率更低
從企業類型分布看,股份制和國有企業占47%,外商投資企業占35%,民營和其他類型企業占15%.在主營業務收入中:股份制企業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9842億元,居第一位,國有企業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809億元,居第二位,二者合計占整體的62%,而股份和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中也還有很大一部分企業為國有控股企業,這說明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在廣東經濟發展中仍然占主體地位。
而在廣東工業100強中,基礎性壟斷行業資產規模遠大于其他行業,但統計表明,行業壟斷性強的單位資產營業收入低。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平均資產為1076.7億元,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平均資產為468億元,這兩個行業每億元資產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57億元和0.3億元;而農副食品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延壓業每億元資產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4.39億元和3.91億元。排名最前的13家企業中,絕大部分都屬于壟斷行業。
與全省企業100強效益大幅下降的狀況類似,2008年廣東工業100強中虧損企業也大幅增加,15家虧損工業企業累計虧損額達175.46億元,平均每家虧損11.7億元,而2007年只有6家企業虧損,虧損總額為19.23億元,平均每家虧損3.2億元。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