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審計監督 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舉措。審計機關作為政府的綜合經濟監督部門,保障新農村建設資金的安全有效、促進新農村建設各項政策的落實,是審計監督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要全面理解、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找準審計監督的切入點,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一、胸懷大局,增強為新農村建設的服務意識近年來,我區始終將“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促進了農村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但由于寧夏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城市和工業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帶動力不強,農村市場發育程度較低,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未形成,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仍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與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差距還比較大。相對全國而言,寧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繁重而艱巨。
面對這種局面,自治區黨委、政府立足區情,對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出臺了多項支農惠農政策。主要是:繼續實行糧食、良種、化肥和農機補貼,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直補標準;嚴格規范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補助兌付制度,確保補助資金和糧食及時足額發放到戶;積極調整國債投資和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大對優勢特色產業、生態環境建設、扶貧開發、農村科教文衛事業的投資扶持力度;改善財政支出結構,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于上年,逐步形成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這些政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村的關注、農業的關心和農民的關愛,是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推動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要舉措。
保證上述政策的貫徹落實,需要各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和扎實努力。審計機關作為專司經濟監督的職能部門,更是責無旁貸。我們一定要胸懷大局,心系農民,拓寬視野,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主動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增強服務意識;要緊貼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將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資金納入審計監督范圍,檢查資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況,保證財政資金的合理、合法、有效使用;要進一步加大審計執法力度,對領導關注、農民關心、反應強烈、涉及面廣的問題,跟蹤審計,查深查透,嚴肅查處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等損農、害農的問題,保護農民群眾的正當利益;要加強審計調研,及時發現政策執行和資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為黨委、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各項親農、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突出重點,加大對新農村建設資金的監督力度近幾年,我區各級審計機關先后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扶貧救災、退耕還林還草、土地征用、鄉村債務等涉農資金的審計和審計調查,揭示和糾正了一些違紀違規問題,移送處理了一批責任人,為嚴肅財經法紀,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中央及自治區財政對農村建設投入的面會越來越廣、資金量會越來越大,審計監督的任務會越來越重。審計機關一定要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工作方針,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監督檢查:
一是加強財政支農專項資金的審計。要重點關注扶貧、救災救濟、退耕還林還草、農業綜合開發等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揭露和查處擠占、挪用、截留專項資金和配套資金不到位等問題,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加強農村水利、公路、電力、能源等基本建設項目的審計,揭露和查處擠占挪用項目資金、虛假招投標、損失浪費、工程質量低劣等問題,促進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糧食、良種、化肥、農機補貼資金的審計,揭露和查處虛報冒領、截留克扣等問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二是加強涉及農民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資金的審計。特別要關注國土資金的審計,揭露和查處違法批地、亂占濫用耕地、違規減免土地出讓金、征地得不到應有補償、侵害農民利益等問題,促進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農民耕地;加強涉農收費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收費行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開展鄉村債務審計調查,摸清農村負債的規模、種類,分析負債產生的原因,提出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三是加強農村社會事業相關資金的審計。要加強農村中小學財務收支審計,重點關注“兩免一補”政策的執行情況,揭露和查處巧立名目亂收費等問題,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建設資金的審計,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健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三級醫療衛生體系,切實解決農民“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的審計,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的審計,促進建立農村社會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完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
四是加強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審計。對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重點關注金融資產質量、業務開展的合規合法性、盈虧的真實性等情況,促進完善農村金融監管體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更好地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五是對涉農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結合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審計,揭示和反映財政資金的支出結構,檢查用于農業和農村建設的資金是否保持了一個合理的結構和增長幅度;檢查政策規定給農民的各項補貼是否有預算保證、是否及時足額發放;檢查中央對我區農業和農村建設的轉移支付資金是否用于規定項目,有無挪作它用;檢查財政新增的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國家基本建設資金增量主要用于農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讓收益主要用于農村等支農政策的執行情況。等等。通過經常性的審計監督,促進財政預算體制改革,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穩定的財政保障。
三、改進工作,提高為新農村建設的服務水平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揭示和糾正涉農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違紀違規問題,促進加強資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建立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是審計機關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直接體現和有效途徑。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練好審計工作的內功,提高審計工作水平,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一)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維護財政經濟秩序。從近幾年的涉農資金審計實踐看,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損失浪費等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比較普遍,貪污私分、侵害國家和農民利益的問題也時有發生。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財政支持農業和農村建設的資金也會逐年增加,如何管好、用好這些資金,事關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和社會的穩定,審計監督的任務很重。審計機關要在全面履行監督職責的基礎上,每年有意識地選擇幾個領域進行重點審計,對資金來源、分配、用途、效益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違法違紀線索,一查到底,搞清問題的來龍去脈。要區別情況,實事求是地處理違紀違規問題,對嚴重觸犯國家法律法規、弄虛作假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將責任人移送紀檢監察、司法機關追究責任,嚴肅財經法紀;對農村改革中出現的、沒有政策依據規定的問題,要實事求是地分析,有利于發展穩定、有利于農民增收的創新舉措,應旗幟鮮明地予以支持,一時看不準的,也不要急于下結論,允許實踐;對因工作失誤出現的違紀違規問題,要立足于幫教,幫助被審計單位分析查找原因,促進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逐步達到規范管理的目的。
(二)改進審計工作方法,提高審計監督水平。面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審計機關要主動研究情況,探索路子,改進方法,努力做到“三并重一公開”:一是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并重,逐步提高專項審計調查的比重。審計機關要利用審計調查方法靈活、便于操作、易于深入的特點,對中央及自治區有關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法規和重大決策的落實情況、重點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調查,注意揭露深層次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意見,促進加強宏觀管理。二是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效益審計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審計的分量。審計機關要在檢查涉農資金管理使用真實、合法的基礎上,重點關注資金的使用效益情況,揭露因管理不善、決策失誤造成的嚴重損失浪費和財政資金流失問題,促進提高財政資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三是查錯糾弊與促進規范管理并重,將審計的立足點放在促進規范管理上。審計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傳統的以查錯糾弊為主要目標的審計理念。揭露出問題、處理處罰違紀違規行為不是審計的最終目的,要督促被審計單位糾正審計查出的問題,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堵塞漏洞;要善于將大量微觀審計發現的問題歸納、分析,從完善政策法規、健全管理機制的高度提出審計意見,積極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好參謀。積極推行審計結果公開。逐步將全部涉農資金的審計結果公之于眾,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促進被審計單位增強財經法紀觀念,落實審計決定,規范資金管理。
(三)規范審計執法行為,保證審計工作質量。新修訂的《審計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寧夏審計監督條例》也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頒布,從7月1日起生效。各級審計機關一定要認真組織學習,領會精神實質,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不斷規范審計執法行為。一是堅持依法審計。審計機關既要認真履行職責,把所有使用財政支農資金的單位、項目納入審計監督視野,依法檢查,依法處理和糾正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努力做到“不缺位”;也要嚴格按照《審計法》和《條例》規定的程序、職責范圍、權限實施審計監督,不越權行事,不干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堅決做到“不越位”。二是建立完善審計質量內部控制制度。要根據《審計法》和《條例》的規定,結合正在開展的“審計行政規范年”活動,對原有規章制度進行對照清理,修訂完善審計程序、質量控制、協作配合等方面的制度、辦法,加強審計工作規范化建設。三是嚴格審計質量檢查。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必須常抓不懈。各級審計機關要堅持和改進審計項目質量三級復核制度、重大審計項目質量會議審定制度、執法檢查制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優秀審計項目評比制度。通過實行嚴格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提高審計監督水平,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升服務大局能力。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真抓實干、艱苦奮斗。審計機關要認清自己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肩負的重大責任,不斷加強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水平。一是注重提高政治素質。審計人員要認真學習中央和自治區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認識其重大意義,了解其目標任務,掌握其政策要求,增強審計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要經常關注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動向,關心農民群眾的疾苦,從解決“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去認識,帶著對農民、農村的深厚感情去審計,增強做好審計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涉農資金來源渠道多、資金使用鏈條長、管理較為分散,往往需要深入到農村、農戶、田間地頭,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發現深層次問題。因此,審計人員要堅持和發揚堅忍不拔、吃苦耐勞、敬業奉獻、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當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衛士”。三是熟練掌握業務技能。涉農資金審計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活情況多,審計人員除具備財會、審計等基本知識外,要認真學習、掌握涉農政策法規,了解農、林、水利等多方面的知識,提高分析判斷和應對復雜局面的水平,為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提供保障。四是嚴格遵守審計紀律。在涉農資金審計中,審計人員要嚴格執行“八不準”審計紀律,實行審計業務經費完全自理,增強審計執法的獨立性,樹立審計機關的良好形象。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