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長期游離于競爭行業之外,商業銀行的成本管理一直嚴重滯后于成本管理創新,許多先進的管理會計方法在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管理中并未很好地運用。補課和縮短差距已成為當前商業銀行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
量本利分析法,是成本習性的規律描述,反映了成本總額與業務量總數之間的依存關系。商業銀行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內容應該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業務量。資產量一方包括各項貸款、存放央行款項、債券投資、存放同業款項和拆放同業款項等;負債量一方包括存款、同業存放款項、央行再貸款、同業拆入款項等。二是成本結構。固定成本包括利息支出、房租、人工及管理費用等;變動成本則取決于業務量和業務品種的設定以及利率變化的影響,實際分析時通常用變動資金成本和變動費用等指標進行測算。通過業務規模和成本構成的相關推導,可以在經營管理上設定商業銀行的目標利潤值,即求得目標利潤所需要的業務規模和成本控制,明確一級經營機構的保本水平。
商業銀行的量本利分析要把握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平均資金成本的確定。商業銀行會計核算的實際工作中,變動資金成本按平均資金成本來確定。平均資金成本即既有的資產負債結構下單位負債的利息支出。全部負債的平均成本除了一般性存款和同業存款外,還應包括拆入資金的平均成本。資金成本的測算又分兩種情況,當利率不變時,按上季利息支出除以上季存款平均余額確定平均成本。考慮到各項存款的品種結構,實際測算時要設定加權因素,計算公式應為:
平均資金利率=∑各項負債占總負債的比×該種負債利率
當利率變動時,既有的定期存款利率仍維持不變,而活期存款和新增存款的利率都會變動,此時測算的公式應為:
平均資金利率=(上季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活期存款利息支出+新增存款的加權平均利率×新增存款)/存款平均余額
第二,平均資金收益的確定。平均資金收益是指單位資金帶來的收入,平均資金收益與資產結構密切相關,因此必須用生息資產的加權平均收益才能準確衡量資產的盈利水平,其計算公式應為:
平均資金收益率=貸款利率×貸款資金占比+上存資金平均利率×上存資金占比+其他生息資產的利率×其他生息資金占比
計算一級營業機構的資金平均收益,有必要分為兩類進行測算分析。一是規律性較強的資產收益,如與存款量保持一定比例關系的貸款、準備金存放以及部分債券投資等,該部分資產歸屬穩定且收益容易確定;二是波動性較大的資產收益,如存放同業、拆放同業款項以及部分短期債券投資等項目,其資金來源多樣因而波動較大難以準確把握收益。
第一類資產收益=貸款占比×資金平均利率+存放央行款項占比×利率+債券投資量低占比×利率
(債券投資最低占比指存款量扣除經營約定存貸比和存放央行法定存款后的剩余部分)
第二類資產收益=[部分短期債券投資/(拆入+同業存款)]×平均利率+[其它資產/(拆入+同業存款)]×平均利率
于是,總的資金收益率就是:
第一類資產占總負債的比×該類資產的收益率+第二類資產占總負債的比×該類資產的收益率
第三,關于邊際收益。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量本利幾個相關因素的調控能力。當銀行經營的業務量在一定范圍時,業務量增加固定成本并不隨之增加。可是只要當營業收入的增加大于變動成本,銀行就可獲得邊際收益。量本利分析的實質,就是將營業收入曲線與營業成本曲線合并,找出盈虧平衡點之上利潤區間的影響因素,從而制訂達成目標利潤的行動措施。
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實際來看,單位邊際利潤的意義遠遠大于邊際總利潤。單位邊際利潤的大小實際上是資產負債結構的綜合反映,說明了一家營業機構的利差水平和盈利能力。因此,著力提高邊際收益水平必然成為商業銀行經營決策和計劃實施追逐的主要目標。其計算公式可表達為:
單位邊際收益=單位資金收益—單位資金變動成本
單位資金變動成本=單位資金變動費用+單位資金利息成本
由上述即知,提高單位邊際收益的關鍵還是在于控制單位資金變動成本的水平。
第四,關于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對于銀行經營決策是不可或缺的。商業銀行的經營與貨幣主管機關和銀行監管機關的政策法規調整息息相關,同時受制于市場競爭環境。年度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必須時時跟進敏感性分析,當業務量、成本因素發生變動時,就利潤的變動程度而言,其影響因素可分為敏感性因素和非敏感性因素。在預算的制定中預設敏感性調整措施,在敏感性事件發生后爭取達成目標利潤的調整方案。
商業銀行的實際經營中,通常應掌握好下述幾個方面的敏感性分析問題:一是資產類業務利率的敏感性分析,資產類業務的單位收益直接取決于利率水平。利率變動后利潤的變動幅度可用下式測算:
資產類業務量(資產類業務利率×利率變動率)-資產類業務量×資產類業務利率
利潤變動幅度=
資產類業務量×資產類業務利率-資產類業務資金成本
同理,負債類業務的利率變化對利潤的影響也可套用這個公式測算。
二是負債類業務結構的敏感性分析。負債結構的變化將直接引起資金成本的變動,因而必然也是導致利潤變化的敏感性因素。在銀行實際經營中負債結構常常最具可變性,也是銀行經營者潛心打理的重點。負債結構的敏感性分析主要通過不同負債結構下的資金成本進行比較,可用公式表達為:
∑各種負債占總負債的比×該種負債變動前的利率-∑各種負債占總負債的比×該種負債變動后的利率
在完全成本的范疇里,對商業銀行經營預算最具影響的還是單位資金成本的變動。而成本的敏感性分析必須建立在資產利率和負債結構的變動分析的基礎之上。成本與利潤此增彼減,互為消長,控制預算成本,增加業務規模,保證收息水平,這樣才能保證超額完成目標利潤。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