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0 08:43 來源:吳煌開
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模式,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特定的體制環境下履行市場監督執法職責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內容領域、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的總稱,是工商部門監管體系總體特征的外在體現。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工商部門大力推進監管模式轉型的改革,實現了監管理念由服務計劃經濟向服務市場經濟轉變、監管領域由監管國內小市場向監管國際化的社會主義大市場轉變、監管手段由行政手段為主向法治手段為主轉變、監管方法由依靠傳統經驗向依靠科學技術轉變。面向“十二五”規劃的宏偉藍圖,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模式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實現新的轉型,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重大課題。
一、努力破解工商行政管理監管領域拓展的三大難題
(一)破解市場組成要素監管的難題。就市場主體而言,監管的主要難題是如何實施對國有和外商投資經濟性質的企業、股份公司等組織形式企業、高新技術和現代物流等行業市場主體的監管。就市場載體和交易方式而言,監管的主要難題在于如何全面介人無形的虛擬市場載體,以及遠程、高級、復雜交易方式的監管,重點是如何介入網絡商品和服務交易的監管。就市場客體而言,監管的主要難題在于如何實現對所有消費品和生產資料商品的有效監管,如何把握尺度參與生產要素以及其他新型市場的監管。
(二)破解分散監管與整合監管有機結合的難題。目前,企業登記注冊監管、個體私營經濟、合同、商標、廣告監管、消費維權、公平交易執法等針對市場組成要素監管的專門性業務,盡管職能職責職權范疇相對明確,但缺乏獨立性,受制于其他職能部門、支離破碎痕跡明顯,綜合性特征過強,導致主業不精、副業不清。工商內部負責市場體系監管的職能部門,其職能缺乏相對應的依據。現實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自身職能職責職權進行有機整合,對市場體系監管內涵、外延、內容、層次、重點等一系列難題的破解,亟待納入議事日程。
(三)破解執法資源配置的難題。工商部門作為微觀經濟管理系統,職能職責職權與經濟戶口和消費人口數量同步擴大,已導致監管任務呈現急劇增長。履職不到位的缺口因此越來越大。隨之產生的執法風險將越來越大。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統籌配置各類執法資源,冷靜處理制約工商內涵式發展的四個關鍵問題,即:工商監管執法靠什么?工商執法做什么?工商執法能做什么?面對職權和任務無限膨脹與執法人員數量素質、執法保障無法完全到位的矛盾,工商執法又該怎么做?就當前而言,應牢牢把握政府機構改革的契機,全力介入立法立規。把握重大復雜監管事務協調的主導權,強化工商部門市場監管執法的主導地位,強化市場監管執法的主業,理清乃至剝離關聯性副業,實現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職責職權界定的轉型。
二、統籌推進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方式的轉型
(一)重新審視登記注冊的事前預防功能作用。登記注冊在市場秩序監管事前預防的功能作用被長期忽視。現有的登記前置許可制度,讓形式審查為主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替實質審查的職能部門把關,而后又在許可監督環節上承擔責任。為此,應強化登記注冊預防被動違法的職能,理順前置許可與登記注冊的職責分工,將被動的把關變成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應協同專項許可監管職能部門聯合發布實質審查許可事項及其細化目錄,限制性和禁止性經營事項及細化目錄,嚴格界定無照經營的查處范圍。
(二)健全日常巡查和商品準入監管制度,提升事中監管效果。就經濟戶口監管制度而言,將違法狀況作為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的主要依據,與國際上通行的信用制度的做法不盡符合,適時進行修改完善應是大勢所趨。就市場巡查制度和商品準入制度而言,面對全國近4000萬家經濟戶口,1000多項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職責,市場巡查應當縮短陣線、精選內容,做到有所取舍,綜合權衡市場巡查制度的適用范圍、實施條件、實施項目。集中力量巡查監控事關執法風險、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維護的突出問題。
(三)妥善處理相對集中處罰權與構建12315執法維權的交叉,激發事后補救機制活力。工商行政處罰以及配套的行政監督檢查和行政強制職責職權占了工商職責職權總數的95%以上。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整合執法力量的配置,加大違法查處力度,事關工商的執法權威。12315執法維權系統的構建,需要調整功能導向,即在價值取向上,要搞清楚12315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內設機構,而不是相對獨立的工商行政管理第二部門。在具體運作上,12315應更多發揮違法案件受理、分流、協調、反饋、監督的職能。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可嘗試將12315執法維權系統辦成工商執法指揮調度中心,但不應參與具體案件的辦理。
(四)科學界定單項與綜合監管之間的分工,實現機關與基層監管業務的整合銜接。執法資源在機關內設職能部門以及基層工商所之間如何優化配置,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小局大所、強局精所”的機制運作,需要把握科學的尺度。基層工商所機構在3萬左右,總人數30多萬,是全國工商系統中人數最多、機構數量最多、承擔監管任務最為繁雜的執法機構。修改《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明確基層工商所的履職權限和責任,是完善市場監督執法方式的急迫要求,事關這一條例在500多件法規構成的工商法規體系中的定位,事關基層工商所職能職責職權在逾千項工商職能職責職權構成中的定位,事關單項專項性監管職責與屬地綜合監管職責的分工銜接問題。
三、全力突破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方法轉變的瓶頸
(一)穩妥推進監管方式轉型與監管方法轉變的對接。監管方式的轉型和監管方法的轉變既有聯系又存區別。前者側重于模式和機制的轉型,宏觀性整體性的特征較為明顯;后者則體現在落實監管方式轉型要求的具體做法和操作細則,微觀性個體性的特征較為明顯。監管方式和監管方法之間的上述辯證統一關系,要求工商部門穩妥推進兩者之間的無縫對接。
(二)正視部門職責交叉,妥善處理監管摩擦,逐步消除執法頑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處理無證照經營立法、文件會簽、執法協調留下的困惑值得深思和反省:登記注冊與前置許可到底該是怎樣一種銜接關系?對經營場所、經營范圍、經營人員、經營渠道、經營方式等事項的禁止性規定,變相列入無證照查處的范圍,與無證照行為的內在含義是否吻合?餐飲行業的證照管理被納入食品安全監管范疇之后,衛生行政部門承擔主要職責,在此情況下,工商部門原來查處餐飲無照的主導角色是否應該換位?黑網吧屢禁不絕的根源到底何在?網吧經營額和經營利潤八成左右來自網絡游戲,說明什么呢?類似問題,不勝枚舉。在市場經濟秩序監管大局面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正視執法爭議現實,以超脫的角色和寬闊的視野,研究相關職能部門專項法規的立法走向、結構體系、主要內容,吃透其趨利性和滯后性,還原執法交叉和監管矛盾產生的本來面目,據理力爭、爭取主動,掃清障礙消除根源,為運動式專項整治活動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進而轉向規范化長效監管創造條件。
(三)改進決策指揮機制,加快法治建設步伐。改變突擊運動和專項整治式的監管方法,必須相應地改進工商行政管理自身的決策指揮機制。改進決策指揮機制,必須樹立權責統一的法治觀念,有限作為、準確作為、積極作為的決策觀念。改革完善決策指揮機制,必須淡化人治色彩,強化法治建設。一是穩步推進行政管理向行政執法的轉型。要循序漸進,評估行政執法事務和非執法性行政事務的比重,大幅度削減行政性事務,大幅度提高執法類事務的比重;評估行政執法事務操作的準確性,消減乃至消除不務正業的越位和錯位執法現象;評估行政執法的時間、力量和內容配置;評估行政執法的工作成效,細化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責任追究制度的內容;評估法定職能職權職責落實的缺口和不足,進而評估執法面臨的責任風險、主要矛盾及成因,相應地優化執法資源的配置。二是穩步推進定性決策向定量決策的轉型。隨著工商行政管理監管任務的急劇膨脹,推進執法監管由定性決策向定量決策的轉型勢所必然。定量決策首先要求明確工商執法依據、法定職能職權職責職權的具體數目、工商與外部存在爭議的執法事務、政策文件額外累加的執法事務。在此基礎上,根據經濟戶口的數量、規模、類別、行業分布、敏感程度、執法風險責任。結合監管執法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抓住重點,有的放矢測定工商機關監管任務的總量,并科學分解到內設機構、直屬部門和基層工商所。
四、多元拓展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手段更新的渠道
(一)拓展現代化監管手段革新的資金保障渠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變當前現代化監管手段革新總體進展不甚理想、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矛盾較為突出的現狀,必須更新觀念,就投入和產出之間,算一筆明明白白的經濟效益賬和社會效益賬。以此為先導,努力拓展資金保障的多元化渠道。特別是要爭取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物價、紀檢、信息產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理解支持,在財政資金撥款保障比較困難的地區,實行政策傾斜,嘗試引進事業單位自籌資金發展回收機制,在監督機制比較健全的地方,還可嘗試引進市場運作機制,從根本上解決資金缺口的問題。
(二)拓寬現代化監管手段革新結構組合和發展途徑。彌補現代化監管手段配置不足的缺陷,側重配置現代化商品質量檢測設備、廣告監測設備、移動辦公設備、多媒體運用技術、網絡監管調查取證技術,以及商標標識包裝裝潢的鑒別技術,全面提高監管手段的科技含量。積極開拓現代化監管手段應用的新領域。廣泛吸收醫學、生物學、物力、化學等自然科學技術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強化食品安全、商品檢測監管手段的專業化建設。在社會科學方面。當前亟待綜合應用國內和國際學術領域在行政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嘗試建立市場經濟秩序評價體系、市場監管執法風險防范體系、市場監管執法行為規范體系、市場監管執法業務測算體系、市場監管執法績效評估考核體系等一系列定性定量有機結合的監管機制。逐步推進監管手段的數字化和精細化轉型。
(三)完善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革新銜接機制。充分運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技術創新和強化監管手段,進一步改進、完善、開發工商業務軟件系統,推動信息化在主體登記、市場監管、商標管理、廣告監測、合同管理、消費維權、執法辦案和政務管理等各項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在加強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業務指導以及基本標準制定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工商部門與信息化建設業務承接部門的溝通協調。切實加強工商行政管理內部機關與基層之間、各業務條線之間的互動,加強省、市、縣局之間的縱向互動,以及市州局之間、縣市局之間和基層分局、工商所之間的橫向互動,加快形成信息技術創新利用的整體合力。進一步加強工商與有關職能部門之間的互動,以當地政府網站為平臺,構建密切配合的信息技術開發利用協作機制。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