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你逼_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_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_日本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_久久久精品99_九九热精

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淺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

2010-01-13 16:31 來源:吳麗生

  【內容摘要】:近幾年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在快速發展和演進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銀行機構要樹立社會責任,規范理財產品營銷,充分披露信息和規避風險,提高產品透明度,加強對公眾知識的宣傳教育等規范、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有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個人理財 理財規劃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加,居民理財意識、理財意愿日益增長,中國進入全民理財的時代,與此同時中國理財市場發生很大的變化,資產質量和數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市場有待進一步完善,創新發展動力逐步增強。這幾年在監管部門引導和大力幫助下,銀行理財業務受到新聞媒體和投資者廣泛關注。銀行理財新產品層出不窮,理財市場空前的繁榮。為引導投資者樹立健康、正確的投資理念、進一步推動銀行理財市場的長遠發展,需要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現狀

  (一)理財業務的現狀

  個人理財業務,又稱財富管理業務,是指銀行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分析客戶自身財務狀況,了解和發掘客戶需求,制定客戶財務管理計劃,幫助選擇金融產品以實現客戶理財目標的一系列服務過程。在國外,個人理財業務具有批量大、風險低、范圍廣、經營穩等優勢,占據著重要位置。反觀國內,自1996年中信實業銀行廣州分行最早掛出“私人理財中心”的牌子至今,居民理財意識不斷增強,個人理財市場空間巨大。據統計,我國民間擁有的金融資產已經超過10萬億元,其中包括居民儲蓄、國債、股票、企業各種債券、個人外匯儲蓄等。為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個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服務,是市場發展的需要,更是銀行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同時,國外商業銀行的發展表明,未來中間業務將是銀行利潤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花旗銀行2001年70%的利潤來自中間業務;香港恒生銀行2002年個人理財占整體盈利的49%.而在我國,近年來隨著銀行業的不斷變革,一方面各行千方百計競爭存款,導致營運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貸款集中在一些壟斷性的行業、集團,風險加大,利率卻偏低,盈利空間不斷變小,于是積極拓展個人理財業務便成為銀行服務的主攻方向,實踐表明個人理財業務正在成為我國銀行產品和服務創新的主要領域。繼招商銀行“金葵花理財”和工商銀行“理財金賬戶”之后,建設銀行推出了“樂當家”、中國銀行推出了“中銀理財”、交通銀行推出了“交銀理財”,而農業銀行則推出了“金鑰匙理財”品牌,通過讓各階層的顧客可以享受“一站式”貴賓化服務來發展自己的份額,截至2007年9月末,我國共有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個人理財業務。2007年前三季度,各中、外資商業銀行共銷售1643只、2836款個人理財產品,銷售總量近6000億元,2007年全年銷售總量預計突破1萬億元。理財服務和理財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財市場不規范,導致惡性競爭

  2005年前,商業銀行推行理財業務目的并不完全是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而在于爭奪存款、提高市場份額。一些銀行采取盲目承諾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儲蓄存款的方式銷售理財產品,將個人理財產品演變為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在虧損讓利的條件下推出理財產品,以理財產品為競爭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戶、爭奪零售客戶資源。而國有商業銀行推出個人理財產品的主要目的是應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同業競爭,鞏固中高端客戶,減少客戶流失。

  (二)理財人員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嚴重缺乏

  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綜合性的業務,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了解銀行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要掌握證券、保險、房地產等行業的相關知識。目前銀行理財人員知識構成較為單一,具備理財規劃師資格的就更少了。由于缺乏對個人理財業務熟悉的人才,銀行理財師隊伍建設可能成為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瓶頸。自2007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起,中國理財規劃師人才的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各地金融機構理財規劃師已成搶手人才。匯豐銀行本年招聘理財規劃師1000人。06年理財規劃師持證人數不過2萬人。人才匱乏亟待培養。麥肯錫的一項調查資料表明,2006年中國的個人理財市場增長到570億美元,專業理財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金融業務之一。與理財服務需求不斷看漲形成反差,我國理財規劃師數量明顯不足。我國國內理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個成熟的理財市場,至少要達到每三個家庭中就擁有一個專業的理財師,這么計算,中國理財規劃師職業有20萬人的缺口,僅北京市就有3萬人以上的缺口。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消費者的財富得到了專業管理,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58%。

  (三)理財產品營銷不規范,產品透明度不高

  部分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時,沒有清楚、全面地告知客戶該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甚至為了完成發售任務,采取模糊收益率、弱化風險提示等手段誤導投資者,或吸引不適合該理財計劃的客戶購買。在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08年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中,匯豐、花旗、恒生、東亞等6家中外資銀行因理財產品的運作信息缺乏透明度而登上了報告中的“黑名單”。報告指出,在信用類和利率類產品方面,光大銀行和招商銀行信息不明產品合計占全部不明產品的3/4,尤其是光大銀行,其不明產品占到本行產品的77.59%。而外資銀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最為嚴重。在人民幣和外幣的股票產品中,外資銀行的不明產品占其全部產品的比重分別高達78.6%和32.9%,遠高于中資銀行的33.3%和11.1%。

  (四)對公眾理財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客戶對于理財產品的認知尚不成熟,理性投資理念尚未完全樹立,投資風險意識比較淡薄。最近很多針對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負收益”現象的投訴事件也隨之增多。理財產品的投訴除了部分是源自銷售人員的誤導以外,實際上相當一部分都是投資者對于風險的應急能力以及金融知識欠缺導致的。據調查有近八成的消費者對理財業務知之甚少。

  (五)理財業務售后服務不到位

  從各商業銀行理財實踐活動看,客戶在理財過程投訴乃至訴訟最多的是開放式基金、代理證券業務、代理保險業務、個人賬戶黃金買賣、個人賬戶外匯買賣業務、個人理財業務等理財流程問題。雖然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不斷創新,但相關的業務咨詢、功能介紹、金融導購等售后服務卻嚴重滯后,使得許多居民對個人金融服務項目一知半解,無法真正享有服務。

  三、完善商業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策略

  (一)加強監管,規范理財市場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2月26日表示,中國銀監會已經加強理財產品監管,嚴格防范創新業務風險和誤導性銷售,同時加大了對代客理財業務的監管力度。,要求商業銀行代客理財業務必須做到“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 嚴格遵循《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指引》有關保證收益、研發流程、成本與收益等方面的具體規定,實現客戶分層、目標分群。

  (二)優化理財人員知識結構,加快專業理財規劃師的培養

  選拔培訓一批理財分析人員,加強保險、證券、稅收、法律等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使其具有為不同背景的各類人士提供全面理財服務的能力

  商業銀行應按照《辦法》第二十條關于理財業務人員培訓和第五十六條關于理財業務人員的資格,《指引》第十九條關于建立理財業務人員管理制度和第二十條關于區分理財業務人員與一般產品銷售人員的規定,加強理財業務人員的管理。商業銀行應大力推行理財人員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建立理財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管理制度,完善理財業務人員的處罰和退出機制,加強對理財業務人員的持續專業培訓和職業操守教育,要建立問責制,對發生多次或較嚴重誤導銷售的業務人員,及時取消其相關從業資格,并追究管理負責人的責任。

  (三)規范理財產品營銷,提高產品透明度

  商業銀行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公眾介紹理財產品這種業務模式,讓公眾明白理財產品并非高息存款,而是風險自擔的委托投資,公眾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購買和購買什么類型的理財產品。如中國光大銀行“陽光理財”被評為年度“最佳個人理財品牌重點提高產品透明度與信息披露水平,制定了《光大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光大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操作辦法》等制度性文件,對理財產品信息披露工作的機制、內容、要求、操作流程、人員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此外還增加了理財產品月度投資報告、相關投資標的市場報價、相關投資市場重要信息分析等參考信息公告,幫助客戶及時有效的了解產品投資策略和市場風險。這是非常好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廣。

  (四)加大對公眾理財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

  高度重視投資者的教育工作,把投資者教育放在與產品開發、營銷同等重要的地位。商業銀行要花大量的精力、大量的人力通過舉辦投資沙龍、理財講座等各種形式普及金融知識、推廣消費者投資風險教育,促進市場信息透明化等公眾理財投資教育方面做的大量工作。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如花旗銀行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資者教育,如360度花旗理財官客戶講座,請來經濟學家、花旗內部和合作伙伴的資深專家為客戶做宏觀經濟的介紹以及投資理財的建議,他們還印刷的理財產品以及知識小冊子,幫助普通消費者了解金融知識,并向客戶傳達正確的投資觀點,引導客戶正確的投資行為

  (五)加強理財業務售后服務管理,建立理財業務的投訴處理標準和程序

  客戶投訴處理機制是保障客戶利益的重要環節,客戶投訴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規范發展具有較好地促進作用。構建全面、透明、方便和快捷的客戶投訴處理機制,包括處理客戶投訴流程、回復安排、投訴調查以及客戶投訴的補償、賠償制度。這不僅有利于保護客戶合法權益,也有利于提升銀行理財產品品牌價值,更有利于提升銀行聲譽。銀行應高度重視客戶對理財產品相關事宜的投訴工作,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實施投訴一站式服務,明確客戶投訴處理程序、時限,減少因投訴法律訴訟轉化幾率,建立高素質客戶投訴專員隊伍,化解理財客戶投訴風險。

  【參考文獻】

  [1]潘麗娟.我國銀行業個人理財業務的現狀與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1)

  [2]喻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新趨勢[J],中國金融,2007(21)

  [3]劉珊,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探討[J],價值工程,2005,(2)

  [4]孫飛.陳兵 美國個人理財業發展概況 - 銅陵學院學報 2006(2)

  [5]吳獨秀.中資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探討.銅陵學院學報 2007(5)

責任編輯: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一及视频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黄色片在线播放 | 午夜日韩视频 | 亚洲我射av | 三级无遮挡污在线观看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91免费在线 |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丁香社区久久丝袜综合网 | 久久这里只有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jizzz亚洲| 成人av教育| 国产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影片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大片 | 久久av在线播放 | 精品免费 |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日本公妇乱淫免费视频一区三区 |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软件 | 92久久 | 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国产区在线看 | jizz中国女人高潮 |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 麻豆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精品 | 国产在线高潮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 |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影视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