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8 17:12 來源:曾紅
一、全球經濟形勢回望
2008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華爾街的幾家老牌巨型金融機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給美國金融業帶來沉重打擊。這種打擊不光影響美國的金融,且很快就波及到全球,逐漸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全球經濟進入衰退。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市場,過去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也遭受重創。尤其是廣東等沿海省份,外向型經濟占主導地位,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更加劇了企業的生存危機,沒有訂單,或訂單很少,收款困難及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生產成本上升,使許多企業紛紛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不僅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還造成大量的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如何化解這些矛盾與危機,是國家決策層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經濟學家研究探討的課題。
二、“三率”的概述
所謂“三率”就是指“利率”、“稅率”、“匯率”。“三率”作為調整經濟活動的主要經濟杠桿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首先看利率的作用:利率作為經濟杠桿,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對一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體現在宏觀經濟運行當中,還表現在對企業及個人經濟活動等微觀方面。具體表現為:(1)利率能夠調節社會資本供給;(2)利率能夠調節投資和消費;(3)利率可以調節社會總供求;(4)利率能夠促進企業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率;(5)利率能夠誘發和引導人們的消費和儲蓄行為。
再看“稅率”的作用:稅率也是經濟杠桿,主要表現在對不同的產業實行不同稅率可以保護或鼓勵某些產業發展,或者限制某些產業的發展。稅率在經濟過熱、需求膨脹的情況下上調,可抑制投資和生產,在經濟下滑、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下調,可刺激生產發展,增加社會供給。
最后看匯率,匯率是兩國貨幣之間的匯兌比率。匯率經歷了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固定匯率制到牙買加體系的浮動匯率制。匯率是聯結國內外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一條重要紐帶。匯率的變動不僅影響國際收支、國內經濟,還影響世界經濟。
三、“三率”在當前金融危機下的作用
闡述了“三率”在調節經濟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后,我們再來分析“三率”在我國具體的經濟環境下的綜合運用。
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中國經歷了自然界的嚴冬,更經歷了經濟不景氣的嚴冬,連續數月GDP同比下降,CPI也持續走低,PPI指數下滑。2月份我國CPI同比下降1.6%,PPI同比下降4.5%。經濟發展陷入下滑甚至停滯的境地,工廠開工不足,居民消費萎縮。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國家相繼出臺了旨在保持8%的經濟增長、積極拉動內需等若干措施,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保經濟平穩發展,保民生安居樂業。四萬億資金將投向交通、電力、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地震重災區的恢復重建、環境保護,加大經濟保障用房的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的改革完善。解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不少地區還向困難群體發放消費券,以此帶動消費。
國家通過連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使商業銀行有更多的資金放貸,給困難企業注入資金,同時多次降低存貸款利率,幫助企業降低資金使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走出困境。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了2006~2007年的瘋狂上漲后,也已步入了持續低迷,房地產業的資金鏈瀕臨斷裂。房地產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振興房地產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人口。因此國家對房地產的政策由限制到扶持,出臺了幾項有力的政策,鼓勵個人購房。如: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土地增值稅。多次下調了商業貸款利率和公積金貸款利率,并且對首次購買住房的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這些舉措就是運用了利率和稅率的杠桿作用,刺激房地產發展和刺激個人消費,不僅利國而且利民。當然房地產業要擠凈泡沫,回歸理性還需時日。
另外國家進行了增值稅的改革,為鼓勵固定資產投資,把以前的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允許企業抵扣購置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減輕企業的負擔。國家還相繼降低了印花稅,所得稅稅率,提高機電、紡織、鞋帽、輕工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減輕了企業的稅賦負擔,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持續發展。降低印花稅是為了激活證券市場,國家需要一個穩定健康的證券市場,為企業提供直接的融資渠道,同時也讓廣大投資者通過證券市場獲得收益,以利社會的和諧穩定。但股市在2006~2008年間經歷了非常“6+1”,由最高的6124.04點一直到最低的1664.93點,使機構和廣大的投資者都被深度套牢,股市的復蘇還有賴于經濟的發展和各項政策的扶持。
近幾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使出口業務成本上升,利潤空間減少甚至無利潤,嚴重影響了出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時匯率的下浮,使我國的外匯儲備遭受貶值損失。雖然匯率的下浮對進口有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貿易順差,平衡了國際貿易,但在當前金融危機下,需要匯率在一定范圍內的上調,這樣才有利于出口,減少匯率下浮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時,采取的調控“三率”等手段和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但也應看到,利率的調控從理論上講能引導人們的消費或儲蓄行為,可是在目前的金融危機下,即使再次降低利率,人們仍難以放心消費,只有穩定就業,增加收入,完善各種社會保障機制,才能激發大眾的消費熱情。
另外,降低稅率一方面能減輕企業和消費者負擔,同時也會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需要認真權衡。
最后,匯率對經濟的影響很大,我國應堅定執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能一味地讓人民幣升值。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