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10:23 來源:梁優彩
今年6月份我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一年同期下降1.7%,已經連續5個月下降,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7.8%,是連續第七個月下降。主要價格指數持續下跌使一部分人開始擔心通貨緊縮問題。與此同時,隨著貨幣供應量的高速增長,以及最近幾個月部分城市房價明顯回升,擔心出現通貨膨脹的人也越來越多。
要判斷今年下半年我國的主要危險究竟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需要分析影響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的變化趨勢。
一、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將是制約價格回升的基本因素。2003年~2007年我國GDP年平均增長11.0%,其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0%)。這期間,我國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CPI年平均僅上漲2.6%。因此,可以大體認為2003年~2007年我國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就是當前的潛在增長率。
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經濟數據表明,進入第二季度后我國經濟企穩回升趨勢明顯,經濟形勢好轉步伐超過多數人的預期。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其中第二季度增長7.9%,比第一季度加快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第二季度同比增長8.9%,比第一季度加快3.8個百分點。在國內需求增長帶動下,我國經濟增長將會繼續加快,預計下半年GDP同比增長9.5%左右,全年可望實現8.4%左右的增長。今年GDP增長率明顯低于其潛在增長率,表明國內生產能力明顯大于國內外市場對我國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有資料顯示,當前我國鋼鐵、建材和化工等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例如,今年第二季度,鋼鐵行業生產能力利用率僅為73.1%,鋁合金為65.7%,鐵合金為70.4%。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將成為制約下半年我國價格回升的基本因素。
二、農產品供應充足是穩定CPI的重要因素。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發生的兩次明顯的通貨膨脹都是由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第一次是2004年,CPI比上一年上漲3.9%,食品價格上漲9.9%,對CPI的貢獻率高達86.3%。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6.4%,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17.6%。第二次發生在2007年~2008年。2007年CPI比上一年上漲4.8%,食品價格上漲12.3%,對CPI的貢獻率高達87.1%。其中,糧食價格上漲6.3%,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31.7%。2008年CPI比上一年上漲5.9%,食品價格上漲14.3%,對CPI的貢獻率為82.4%。其中,糧食價格上漲7.0%,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21.7%。
歷史經驗表明,我國糧食減產、豬肉供應減少,CPI就會明顯上漲;反之,糧食增產、豬肉供應充足,CPI就保持基本穩定。今年全國夏糧產量12335萬噸,比上一年增產260萬噸,增長2.2%,連續6年增產。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580萬噸,增長6.3%。其中,豬肉產量2363萬噸,增長8.1%。生豬出欄增長7.9%;生豬存欄增長3.9%。由于糧食和肉類供應充足,今年上半年我國食品價格呈現下降態勢,自2月份以來,同比價格持續下降,自3月份以來環比價格也持續下降。根據今年農產品供需狀況,預計下半年我國食品價格依舊呈現疲軟狀態,成為CPI基本保持穩定的重要因素。
三、翹尾因素導致今年下半年主要價格指數同比升幅繼續為負。去年價格指數前高后低的特點有助于提高今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主要價格指數的同比升幅。但是,由于今年2月份以后,我國CPI一直保持下降趨勢,持續下降的負翹尾因素對今年下半年CPI的影響依然十分明顯。計算表明,如果今年下半年各月的CPI保持今年6月份的水平不變,下半年CPI同比將下降1.4%。若要使今年下半年的CPI與去年同期持平,即同比升幅為零,則今年下半年各月的CPI環比升幅應保持0.3%左右。根據目前的價格走勢判斷,這是難以實現的。而要扭轉PPI同比下降趨勢將更加困難。因為如果今年下半年各月PPI保持今年6月份水平不變,則下半年的PPI將比去年同期下降7.6%。而若要使今年下半年的PPI與去年同期持平,則今年下半年各月PPI的環比升幅應保持2.3%左右。根據目前的形勢判斷,這實際上是辦不到的。
四、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我國國內價格的影響力減弱。2009年上半年,國際市場的初級產品價格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由于上半年國際市場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并不是實體經濟對產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的,因此難以持續。2009年3月以來,世界銀行連續兩次調低對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表明國際金融海嘯對全球實體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日益嚴重,世界經濟處于深度衰退之中,需求不足是當前世界經濟的基本特點,并成為制約價格上漲的基本因素。多數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下半年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將在波動中小幅度上升,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在國內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即使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明顯上漲,也難以推動我國價格大幅度上升。
五、貨幣超計劃發行對今年下半年CPI的影響比較小。由于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銀行加大了貸款力度,使得今年上半年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金融市場運行平穩,為我國經濟企穩回升提供了資金保障。隨著貨幣供應量與貸款的高速增長和經濟的企穩回升,人們開始擔心通貨膨脹問題,因為通貨膨脹是一個貨幣現象,貨幣發行過多的最終結果將會推高通貨膨脹率。然而,數據分析表明,貨幣超量發行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有明顯的滯后,去年第四季度以來貨幣供給量和貸款的高速增長,對今年下半年我國CPI的影響將比較小。
六、房價持續攀升可能產生資產泡沫,推動價格上漲。最近幾個月,我國CPI下降的同時,房價卻不斷上升,引起人們對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的擔憂。當前房價上漲主要受兩個因素推動:一是住房的投資需求旺盛推動房價上升。我國一部分富人的資金要尋找出路,由于投資渠道太少,購買住房就成了最佳的選擇。富人投資購房、投機炒房的行為推高了房價。二是在投資房產獲取高額利潤的驅動下,大量社會資金流向房地產業,又進一步推動房價上漲。
如果房價持續上漲、貸款和貨幣供應量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長,最終將會導致通貨膨脹、銀行壞賬和資產泡沫。要穩定房價,應采取抑制投資需求的過度膨脹、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和加強信貸管理等辦法。人民銀行已經開始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適度收縮流動性。7月23日銀監會發言人表示,對第二套房貸款,要求商業銀行嚴格執行40%及以上首付比例的政策。同時要求堅決打擊“假按揭、假首付、假房價”等行為。據此判斷,下半年由房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總需求不足、經濟增速低于潛在的增速、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農產品供應充足等因素,將使今年下半年我國主要價格指數繼續保持疲軟。而房價上漲、貨幣供應量和信貸的高速增長,可能對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力。綜合分析后,筆者認為在資源價格改革推動下,今年下半年我國主要價格指數同比跌幅逐步縮小將是可能的,最后一個季度CPI的同比升幅由負轉正也是可能的,但卻難以改變下半年CPI總體下降的趨勢,更不會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因此,下半年我國應繼續貫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國內需求增長,推動經濟穩步回升,阻止CPI繼續下降。與此同時,要利用當前價格疲軟的時機,積極推動資源價格和服務價格改革,逐步理順我國各類價格的關系。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