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9 13:58 來源:葛 亮
摘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消費者所購買的物品與勞務的總費用的衡量標準。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采用CPI指數作為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我國近期CPI指數持續上漲,因此有必要對其成因及短期、長期的持續性動因進行研究,并據此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消費價格指數CPI;通貨膨脹;流動性過剩;宏觀調控
一、近期CPI上漲的成因
近期CPI持續上漲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原因:
第一,食品價格不斷高漲是近期CPI指數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我國CPI核算體系中,食品類所占比重達到34%,對CPI指數影響最大。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2007年下半年食品價格持續上漲,漲幅較大,其中9、10、11月漲幅均超過10%。食品價格上漲主要原因,一是糧食價格在農資、種糧成本及生物能源、食品工業等非口糧用糧大幅增長帶動下,漲幅較快,2007年全年上漲6.3%。二是糧食價格上漲導致副食品價格及家禽飼料價格上漲,加之市場供應不足,最終促使蛋及肉禽類價格上漲過快,2007年肉禽及其制品價格同比上漲31.7%,蛋價格上漲21.8%,成為目前CPI持續上漲的主力。三是蔬菜類價格受肉蛋類價格上漲帶動及節日氣候等因素影響,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其中2007年10月、11月蔬菜類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5.5%和7.1%。
第二,居住類價格上漲是CPI指數持續上漲的重要原因。目前,CPI中居住類價格主要包括建房、購房、租房及裝修等與居住有關的項目。2007年6—11月上漲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在4%以上。居住類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長期持續的住房供不應求,加之中央土地政策調控及建材價格上漲,帶動建房及裝修材料價格上漲,并促使房價高位攀升,房租隨之上漲。同時資源及成本的壓力致使水、電、氣、物業管理費也隨之上漲,相應央行加息政策也使住房按揭貸款率上升,導致居民住房一系列消費成本上升。
第三,國際傳導因素間接推動此次CPI上漲。2007年國際糧價迅速上漲,6月份國際市場大米、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5.1%、53.2%、72.0%和39.9%。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國際市場糧價上漲帶動了國內市場糧價上漲,并影響到CPI指數上漲。此外,美元貶值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二、短期內CPI持續上漲已成定局
從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來看,CPI短期內仍將持續上漲。
第一,居民通貨膨脹預期已經形成。據2007年央行調查顯示,居民通貨膨脹預期不斷加強,已處于歷史最高點。這勢必影響到居民和企業的消費、儲蓄、生產和投資行為,進而影響到生產成本和勞動力供給等諸多因素,對CPI上漲形成一定支撐。預期通貨膨脹的加強還會增加居民對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產等資產的需求,推動此類商品或資產的價格上漲,進而加大CPI上漲的壓力。
第二,PPI指數近期開始反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反映的是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價格變化。工業品出廠價格會通過價格傳導機制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關系具有一定的滯后期。CPI指數的上漲往往滯后于PPI指數的上漲。
第三,突發性災害氣候導致我國食品、能源供應緊張。2008年1月中旬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以及西北地區東部遭遇歷史上罕見的持續大范圍低溫、雨雪和冰凍災害。受此影響,國內多數地區交通受阻,農作物大面積受災,能源供應緊張,金融、通信、保險、旅游等行業均受到嚴重影響。據商務部發布的市場監測顯示,1月末全國大部分城市蔬菜批發價格較前一周上漲12.6%。在肉類、糧食價格未見明顯回落之際,蔬菜價格的突然上漲,會使我國CPI指數近期會有較大增長。
三、未來長期CPI持續上漲存在動力
從長期看,CPI仍有上漲動力。當前的物價上漲除了供需矛盾外,還包含著成本推動因素及貨幣過剩因素在內。因此,物價上漲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并存在繼續擴大的風險。
第一,我國流動性壓力依然較大,貨幣投放過快。2007年我國在基礎貨幣供應得到一定控制的情況下,貨幣信貸增長仍然偏快。充裕的貨幣供給是物價總水平上漲的影響因素之一。
第二,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強并受突發性災害氣候影響,形勢比較嚴峻。當前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突出地表現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現有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勞動力投入的數量和質量下降以及科技投入總量不足等問題。2008年1月份我國多個省市遭遇長時間大范圍的雨雪冰凍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較大影響。據統計,本次災害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4 219.8千公頃,很大程度上影響夏糧收成,使糧食供應更為緊張,全年物價將呈現上漲態勢。
第三,在國際油價大幅攀升、美元匯率下跌與全球流動性過剩等問題影響下,全球通貨膨脹風險加大。2007年全球經濟繼續保持一定增長,但受美國房地產價格下跌與次貸危機影響,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四個月下降,2007年11月份達到兩年來最低。同時,美元持續貶值會推高國際原油價格,高油價通過成本推動渠道為通貨膨脹增加了新的動力。
四、應對CPI持續上漲的政策建議
為防止短期內CPI指數快速上漲,政府應從以下著手。首先,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分析工作。受災害天氣影響,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農副產品、能源供應不暢,因此各地區應及時上報受災地區農副產品及能源市場的供求狀況和價格變動情況,保障供應順暢。其次,加強對市場和價格監管,加大對糧油肉等重要商品市場監管力度,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哄抬價格和亂收費、亂加價等行為。再次,保障成品油供應,為應對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壓力,政府應加大補貼力度,緩解成品油供應緊張的矛盾。
從長期看,為保證我國消費物價指數恢復平穩,政府應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注重制度方面建設,具體應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從供給一方看,央行要緊縮基礎貨幣供給和貨幣貸款力度,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進一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抑制投資需求,加強流動性管理。積極創新對沖工具,加大對沖市場操作力度,減少短期流動性。從需求一方看,要加快金融制度創新,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擴展居民投資方式,繼續改善銀行金融服務,漸進開放QDII等境外理財產品,調動居民投資熱情,并出臺相應政策保護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
二是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在農業方面,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加大對糧食主產的扶持力度和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力度,繼續加強財稅體制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在社會福利方面,要擴大財政支出,完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機制,根據基本生活品價格變動情況,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直接補貼。在投資方面,利用稅收杠桿,對高污染行業實施高稅率,限制部分地區重復建設和盲目建設,抑制投資需求過度增長,促使投資穩定回落。在消費方面,增加就業機會,擴大消費需求,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使居民購買力整體得到提升。
三是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特點表現為剛性匯率制度下的對外依存結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就需要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和完善。即實行更為靈活的匯率浮動,逐步擴大匯率的波動區間,改革售匯制度,加強資本流動監測,推動利率—匯率傳導機制,進一步加快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四是調整對外貿易政策,加快對外貿易方式的轉變。在出口方面,逐步調低低附加值行業的出口退稅率,調高部分出口增勢較快的高耗能產品的出口關稅,鼓勵高附加值貿易產品的出口。在進口方面,通過減稅、降低非關稅壁壘門檻等手段擴大進口規模,增加對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以及重要能源物資的進口力度。
五是我國應建立包括外匯、能源、戰略物資在內的國際綜合儲備體系。尤其應增加石油、煤、鋼材等重要物資的國家儲備,從而達到在市場供應失衡時平抑國內市場的價格和抑制通貨膨脹的目的。要繼續完善國家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制定全面的糧食安全戰略。調整儲備物資品種,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加強各地區物資儲備倉庫的儲備、運輸、快速反應能力的建設,以應對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
綜上所述,我國CPI指數的快速上漲會對我國企業生產、居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還會引發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影響經濟的平穩運行。因此,政府要合理運用宏觀政策手段,并對微觀層面進行調節,使CPI指數近期和遠期的上漲處在可控范圍內,我國經濟就仍將會繼續平穩持續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S.B.KAPLAN(2006). The Political Obstacles to Greater Exchange Rate Flexibility in China.World Development Vol. 34, No.
7, pp. 1182 1200.
[2]劉偉.我國宏觀經濟失衡的新特征[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7,(2):31-37.
[3]張連城.中國宏觀經濟的新走勢[J].中國改革,2007,(7):28-31.
[4]史煥平.人民幣外升內貶的成因、影響及對策[J].宏觀經濟研究,2007,(12):40-42.
[5]馬紅波,褚慶全.我國糧食生產問題、潛力與對策[J].農業經濟,2007,(7):53-54.
[6]楊娜.如何認識中國當前的CPI[J].商業經濟,2006,(11):64-65.
[7]張海宏.對當前CPI走高成因的若干思考[J].知識經濟,2007,(12):49.
[8]趙濤.緩解通脹壓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J].當代經濟,2007,(12):8-9.
[9]莫萬貴.在CPI中體現住房消費成本變動的基本方法及國際比較[J].中國金融,2007,(12):56-58.
[10]李懷軍.豬肉價反季節上漲,引發CPI上漲擔憂[J].金融縱橫,2007,(12):16-17.
[11]周衛輝.1984—1997年我國通貨膨脹下的貨幣政策概況分析[J].高校社科動態,2007,(2):23-27.
[12]張明.美國經濟下滑和美元貶值對中國出口和通貨膨脹的影響[J].國際經濟評論,2007,(6):5-7.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