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7 10:51 來源:趙善華
摘要: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房地產過熱和泡沫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文章從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入手,對美國、日本和東南亞房地產泡沫進行了國際比較,并提出了房地產泡沫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對我國不斷升溫的房地產熱潮有所警示。
關鍵詞:房地產泡沫;國際比較;防治措施
一、前言
對于泡沫一詞,根據前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金德爾伯格的定義,它是指一種或幾種資產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地陡然地上升,引發投資者產生在未來獲得收益的預期,從而投入大量投機資本,最終使價格飚升脫離其價值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狀態。
所謂房地產泡沫是指由房地產投機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產價格脫離市場基礎的持續上漲,也就是土地和房屋價格極高,與其市場基礎價值不符,雖然賬面上價值增長很快,但實際上很難得到實現,形成一種表面上的虛假繁榮。
本文從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入手,對美國、日本和東南亞房地產泡沫進行了比較,并提出了房地產泡沫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對我國不斷升溫的房地產熱潮有所警示。
二、房地產泡沫的國際比較
(一)美國的房地產泡沫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曾發生過由于房地產泡沫而引發的危機。最初發生問題的金融機構集中在主營房地產存貸款業務的儲貸會,其后波及到商業銀行。儲貸會在美國有相當數量的資產額。曾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一度逼近商業銀行的40%,住宅抵押貸款市場份額達到商業銀行兩倍之多,是美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戰后繁榮時期中,在國家優惠政策推動下,儲貸會一度發展極為迅速。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隨著金融自由化逐步推進,其他金融機構加入競爭行列,各種條例的取消也使儲貸會喪失利率優勢,支付能力不斷下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跌,房地產客戶違約率從1988年2.25%猛增到1990年6.54%,因而形成大量銀行不良資產,專門從事房地產的儲貸會則普遍陷入嚴重困境之中。到80年代中期,商業資產供給超過了需求,在德克薩斯州城市里空房率達20%甚至30%,導致房地產價格急劇下跌,其中以西南部各州為甚,致使從事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的儲貸機構貸款損失慘重。
從2000年開始,股市“泡沫”破裂和經濟衰退導致近40年來最低的利率和低收入增長率,美國房地產價格增長率出現了與房主收入增長率相反的趨勢,房地產“泡沫”有所上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2002年曾否認房地產“泡沫”的存在,但許多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房地產“泡沫”其實很大。目前正在襲擊世界經濟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充分應證了當初一些經濟學家的正確判斷。
(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
日本地價偏高的問題一直存在,隨著日本經濟在二戰后的復蘇,日本的地價尤其是城市地價也以驚人的速度上漲。1955年到1980年的25年間,日本城市地價的年最高增幅達到42.5%,年漲幅超過20%的次數就有8次。一項關于地價指數與價格指數之比的考察表明,1986年日本地價指數與物價指數之比大約是1956年同期的25倍。從1986年開始,日本經歷了戰后最嚴重的一次地產價格膨脹,漲幅驚人。到1987年末,日本全國的地價總額已經折合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了1990年地產泡沫破滅前夕,日本地價指數與物價指數之比在短短四年內迅速攀高至1956年的68倍。
日本此次地價泡沫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日本20世紀70年代逐步開始推行的開放國內金融市場使日元利率自由化的舉措;二是日本對金融貨幣政策的調整為地產泡沫的出現提供了便利;三是因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土地量最少的國家之一,整個國家對于土地和房產都有一定的心理偏好,以土地或房產的方式保有財富也是泡沫出現于房地產業的重要心理基礎。
1990年,日本的地產泡沫由于政府干預等原因開始破滅,房價大幅回落。這次地產泡沫破滅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投機于房地產的企業大量陷入財務危機,各金融機構由于貸款難以回收和持有的地產抵押貶值,紛紛倒閉。這種混亂的局面最終造成了日本經濟長達十年的低迷。
(三)東南亞的房地產泡沫
有關專家認為:銀行信貸擴張在東亞國家和地區房地產泡沫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東亞金融危機中具有代表性的泰國、馬來西亞以及香港地區的銀行信貸與房地產泡沫危機表明:銀行信貸在房地產業的過度擴張不僅是造成房地產泡沫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泡沫崩潰和經濟、金融危機中也起了同樣重要的作用。
東南亞各國在十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房地產價格暴漲,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向房地產部門。據統計,泰、馬、印、菲的金融機構投放到房地產的資金占其貸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0%、29%、20%、11%。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房地產日益暴露嚴重的供過于求現象,大量樓宇閑置。泰國房屋空置率高達20%,菲律賓為15—20%,印尼為18%,馬來西亞的數量也不少。房地產價格下降,房地產泡沫開始破裂,直接的后果是銀行的呆賬、壞賬大幅度增長。房地產危機導致銀行危機,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遭受極大破壞。因此,消除導致泡沫經濟的深層因素,力戒發生泡沫經濟,是處于經濟發展和開放的國家應引以高度重視的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三、國際房地產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
通過對美國、日本和東亞等國家和地區房地產泡沫的比較分析,各個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主要有政府宏觀調控失誤、銀行貸款的過度支持、寬松的金融環境和過剩的國際資本流動等。
(一)政府宏觀調控失誤
政府行為對房地產泡沫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土地市場不成熟及相應經濟體制不完善的條件下,所采取的政策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在土地供給有限和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容易滋生權力尋租現象,為房地產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溫床。不論是何種情況的調控不當,都容易引起泡沫現象。
例如以“政、官、財”一體化為特點的日本政府在經濟泡沫化過程中采取種種政策將國家發展目標從實體經濟轉向金融業,原來應該投向物質生產建設的資金也轉而流入金融投資領域。政府的誘導、投資者的沖動與金融機構本身存在的內部不完善結合在一起。在政治、企業、社會三種力量的推動下,房地產投機達到白熱化的程度。
(二)銀行貸款的過度支持
由于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開發商僅僅依靠自有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其開發資金主要來源就是銀行貸款。但金融支持過度,大量的資金涌向房地產市場,就會不斷堆積金融風險,給泡沫的產生埋下了隱患。在這方面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東南亞國家。在沒有建立有效的銀行監督和立法機構的情況下,許多銀行或是直接貸款給房地產等高回報率的領域或是通過控股、參股方式將資金變相投入房地產公司。這些資金的流入使房地產價格極速膨脹。
(三)寬松的金融環境
寬松的金融環境為房地產泡沫的產生提供了溫床。縱觀各國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會發現其中或多或少都有金融環境的因素。例如美國國會在1980年通過的《放松管制和貨幣管理法案》中有關取消利率最高限度、放松資金來源、允許各種帶息支票存在、同意各類存款機構分區域交叉等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金融業的發展,但是也為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四)過剩的國際資本流動
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為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合理配置提供渠道;另一方面,錯誤的經濟信號將誤導大量的國際游資在國際間流動,則可能會成為國際游資流入國出現資產泡沫的原因。房地產泡沫在這種條件下,就會被進一步放大。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人民幣的升值,相應的中國的資產價格相對于國外資產價格也有很強的上漲預期,所以流入中國的投機資本很多投向了房地產市場。例如我國2004年的外匯儲備余額達到6099.32億美元,其中后三個月外匯儲備猛增954億美元,幾乎占到全年增加額的一半。然而,這三個月的貿易順差總和卻僅僅只有280.7億美元。這增加的外匯儲備大部分流向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而反過來,不斷上漲的房地產價格又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過度的投機造成更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這是一個正循環的強化過程。
四、房地產泡沫的防治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直接關系到整個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目前我國正處在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最佳時期,因此,吸取國際房地產泡沫的經驗教訓,預防和減少我國房地產泡沫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加強宏觀經濟調控,防止政府調控失誤
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政府應該對該行業進行干預。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背景的改變,對房地產的影響往往是巨大而深遠的。單一的應對措施往往無能為力,所以政府要采取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稅收政策的穩定性、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等一系列綜合措施。
(二)加強對銀行的監督管理,防止銀行貸款的過度支持
推動房地產泡沫產生的資金,絕大部分都是從銀行流出的。因此,必須加強對銀行的監管,包括銀行資本充足率、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與控制能力等。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結合其他的措施來預防房地產泡沫。比如加強對房地產價格的檢測和調控,公開盡可能多的市場信息,減少市場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情況,設計合理的土地稅制來控制土地投機,比如土地增值稅、土地閑置稅等等。與此同時,必須大力發展多元化的房地產金融市場,形成具有多種金融資產和金融工具的房地產二級金融市場,以分散銀行信貸風險。
(三)規范房地產融資行為,防止低利率形成的寬松金融環境
規范房地產融資行為,嚴格審批房地產貸款。資金是房地產投資過熱的資本來源,控制了源頭就從根本上控制了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過熱。因此金融機構要合理有效利用金融手段來進一步規范房地產融資的行為。
嚴格審查住房開發貸款發放條件,切實加強住房開發貸款管理。強化個人住房貸款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規范個人商業用房貸款管理。
(四)警惕過剩的國際資本流動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高投資率以及大力吸引外資的經濟增長模式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資金流向監管措施,以防止國際短期投資的投機性涌入。
加強對外資的監控,主要應采取以下的措施:要以外資直接投資為主,間接投資為輔,以長期外債為主,短期外債為輔,控制外債的總規模;控制外債的投向,鼓勵外資投向技術領域,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和金融資產的規模;在引進外資的同時,還應調整本國的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生產能力,提高抵御外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范如國.房地產投資與管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汪利娜.房地產泡沫與預防措施[J].經濟經緯,2003(1).
3、徐滇慶等.泡沫經濟與金融危機[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謝經榮.地產泡沫與金融危機:國際經驗及其借鑒[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