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19 00:00 來源:中華財會網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認真研究了一些大企業衰落的現象,例如通用汽車公司、西爾斯百貨公司、IBM等。他指出,在每一個案例中,其衰落的主要原因都是犯了5種致命的經營錯誤中的至少一種。
崇尚高額利潤及“溢價定價”
施樂公司發明了復印機,隨后便立刻開始給這種機器增加一個又一個功能,每一種功能都以最大利潤率定價。但是,只需要一種簡單機器的大多數消費者卻越來越不滿。當日本佳能公司推出功能較少但價格低的同類產品時,很快就占領了美國市場。
高利潤率并不等于最大利潤。利潤總額=營業額×利潤率。這個利潤率往往也是產生最佳市場定位的利潤率。
以“最高承受度”
定價這種錯誤與第一種密切相關:對一種新產品的定價以“市場最高承受度”為限,即便該產品有專利保護,這種政策也是錯誤的,因為對于哪怕是最強大的專利,只要有足夠的利潤刺激,潛在的競爭者總能夠找到對付它的方法。
日本人之所以能占有今天的世界傳真機市場,是因為發明并首先生產傳真機的美國人,將傳真機的價格定到了他們所能得到的最高價。
然而日本人將他們的產品價格定在比美國低40%的水平,一夜之間便奪走了市場。
與此相反,杜邦公司向世界市場推出的新型專利產品———尼龍的價格,使競爭對手必須銷售5年才可能贏利,從而使自己保持了競爭優勢。
按成本推動定價大部分美國公司、歐洲公司定價時是將全部成本加起來,然后再加上利潤率。他們的論點是“我們必須收回成本,創造利潤”。這沒錯,但顧客并不認為確保廠商的利潤是他們的事情。
定價唯一可靠的方法應該是從市場愿意付什么價開始。按成本推動定價使美國的消費電器產業、機床產業已不復存在。
舊成果妨礙新創業經營者往往容易守住過去成功的果實不放,不愿意突破舊的成果實現更高創新。正是這一點使IBM公司出軌了。它的跌倒是自相矛盾地由它的獨特成功造成的:當蘋果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首先推出個人電腦時,IBM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趕上來了。然而,當它在個人電腦市場占居領先地位后,卻把這個新的業務約束于舊的搖錢樹———大型計算機上。
沉湎老問題錯過新機會一些公司最出色的人常常被安排去解決問題,那么誰去關心機會呢?從“解決問題”中得到的只是消除損害。
只有機會才提供成果與增長。
在這方面,通用電氣公司做得完全正確,它對所有那些不提供長期增長與機會的業務,即使它們是有利可圖的,也將其放棄。然后,通用電氣公司把最好的人員放在機會的開拓上,不斷推陳出新。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