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4 11:02 來源: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必將逐步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中國農產品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開放,過去依靠非關稅措施保護的小麥、大米、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農產品,將面臨國外同類優質低價產品的競爭。為了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大對農業支持方式的改革和增加資金投入。順應歷史潮流,農業發展銀行從組織機構、人力資源、資金保障、業務水平等都符合承擔這一歷史使命,更好地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綜合發展服務。
一、支持農業信息產業化的發展,避免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分散、廣泛性,客觀上存在著生產的盲目發展,導致農產品類型余缺的不平衡性,造成資金和資源的浪費。目前,我國對于農業非盈利性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尚未健全,特別是農業生產和銷售及其他相關的數據化信息服務幾乎處于空白。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就要對農業產業信息的建立和發展進行有力的信貸支持,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農業相關部門的大力協作,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經濟組織在政府的領導和財政的補貼下,建立起市場價格、各類農產品供需狀況,國內外同品種農產品供求狀況、各類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預測、氣象、良種、病蟲害預報和防治措施,各類農產品市場預測,重要農業政策、進出口需求等等方面的服務體系,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準確、詳實、及時的信息支持,以引導農業的合理布局和發展,克服農業生產分散性帶來的盲目性,提高資源和資金利用效率,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
二、為農業資源的綜合開發和農業技術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信貸支持
農業發展銀行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就在于對農村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動物資源的深度和廣度綜合開發,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通過開發,促進農村產業和區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均衡發展,這將具有長遠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克服趨利性、短期性、分散性、有限性的危害。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健康發展,發揮其帶動、輻射、示范作用,從而加快農業產業的開發速度。只有對農業資源的深度、廣度開發,才能提高生產能力,解決社會擴大再生產、人口增加、土地減少、消費質量提高對農業產品造成的壓力,更好地保障社會需求。
三、促進區域經濟依托當地資源和技術向產業化、集約化方向良性發展
在市場的作用下,區域經濟差異逐步拉開,并在特定的經濟結構、資源狀況、人文條件和戰略導向下形成不同特征的經濟區域。農業政策性金融正是政府實施貨幣區域調控和產業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農業發展銀行應以市場化、區域化發展趨勢為契機,對不同區域的農業發展實施適度差別的區域產業信貸政策,從而有效調動農業資源,推動區域經濟優勢化、一體化,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四、為國家糧棉油儲備提供資金保障,促進糧棉油健康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糧棉油生產已基本能夠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且已出現了相對過剩的局面。伴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品種更新,水、土、肥條件的改善,農產品產出日益穩定,已能夠保證社會穩定的基本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有效儲備合理數量的糧棉油并利用國家儲備以調節全社會糧棉油的余缺,保證國家的穩定和糧食安全,平抑物價,顯得非常重要。農業政策性金融要全額保障糧棉油儲備的所需資金。同時,也應為支持糧棉油自由貿易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信貸支持,以便通過市場調節生產和流通,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糧棉油良性流通機制。
五、適應國家農業政策和農民保護政策的變化,代理國家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工作
過去的糧棉油財政補貼撥付政策,其補貼的流向,實質補貼到流通領域。農民并沒有得到巨額財政補貼的實惠。目前,通過貨幣資金給農民進行直接補貼是一項有效措施。農業發展銀行可代理國家財政撥付支農資金,利用其高效的支付系統,保證支農資金迅速、足額撥付到農民手中,鼓勵農民生產積極性。
六、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綠箱”政策支持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
農業經濟發展的趨勢是面向長遠利益,克服農業弱質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農業的不利影響,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保障整個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這就要求有大量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優惠的政策性信貸資金投入。農業發展銀行的發展戰略必須服從和服務于農業經濟的發展趨勢,實現政府的農業政策、產業政策意圖,為農業經濟的長遠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