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3 00:00 來源:
中美雙方日前簽署了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至此中國“入世”基本已成定局。中國加入WTO后究竟會對我國金融業帶來什么影響?帶著有關問題走訪了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海聞教授。
海聞教授認為,與國際上的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業在金融體制、金融機構設置等方面都還存在差別,但差距最大的是激勵機制不健全,內控制度建設也處于較低水平,從監管體系看也有一定差距。
很多人擔心,中國“入世”后多方面的差距會給國內銀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對于這些疑慮,海聞教授認為沖擊肯定是有的,但總體來講“入世”后我國銀行業將受益匪淺。
首先,銀行業改革的方向和標準將更加明確。“入世”后我國銀行業須與國外銀行競爭,低起點上的競爭,將迫使國內銀行業在管理水平、體制、服務等方面按國際標準進行改革,同時積極開展各項業務,拓寬服務領域,學會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使我們的增量服務搞得更好。
其次,外國銀行不會“蜂擁而入”,它們進入中國市場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對國內同行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技術外溢”的存在可使我們在干中學,學習到國外先進的東西。
第三,“入世”有利于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成為真正獨立的商業銀行。現在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的政府色彩還很濃厚,還未完全擺脫計劃經濟的模式。較多的外國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后,可以為國內企業融資帶來方便,國有企業也不再需要完全依賴國有商業銀行,這十分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約束少了,國有商業銀行還能夠輕裝上陣。
有人擔心外國銀行進入我國市場可能會導致國內金融系統出現混亂。針對這一疑慮,海聞強調說,“入世”后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一同構成我國的金融系統。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并非想控制我國經濟,只是想發展在中國的業務,因此外國銀行的大量存在不會對國內經濟帶來不穩定因素,相反它一則可在同行間引入競爭,二則可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三則老百姓可有更多選擇,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因此這會使我國的金融系統更加穩定,這個道理可以用“摻沙子”效應來理解。
據美國大使館單方面提供的消息,“入世”之后外資銀行在兩年之內可以向我國部分地區的企業開展人民幣業務,五年之內在所有地區面向個人開展零售銀行業務,至此外國銀行將同我國銀行一樣享受國民待遇。因此,兩種體制的共融與磨合是有一個過程的。海聞教授認為,這期間對外開放金融市場一定要與監管能力結合起來,否則將影響到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