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6 00:00 來源:
我國企業的職工持股是在改革中產生的。1984年7月, 我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時,在公司的股本設置中設立了個人股。該公司的大部分職工購買了個人股5.97萬元,占當時該公司總股本463萬元的1.29%。 這是國有企業改革中最早的職工持股行為。以后,全國一些企業在股份制改革中陸續采取了吸收職工入股的做法。
1992年5月,為了適應我國股份制試點工作的需要, 國家體改委制定了《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其中規定: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批準可以向本公司內部職工發行部分股份,其總額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20%。1994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實施后,不允許再設置內部職工股。 對于社會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國家體改委、國務院證券委規定:公司可在國家批準的股份發行額度內,按不超過10%的比例向職工配售股份,在公司本次發行股票上市后6個月,這部分股份即可上市轉讓。1998年11月, 中國證監會規定,停止了上市公司向內部職工配售股票的做法。為了推進國有小企業改革和集體企業改革,1997年6月, 國家體改委制定了《關于發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指導意見》,各省市也制定了發展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法規。這些規定都提出,在股份合作制企業可以設置職工個人股。1995年以來,為了配合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工作的推進,上海、深圳、北京等十幾個省市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組建職工持股會”的試行辦法,按照這些辦法的規定,在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改革過程中,職工可以組織起來共同投資組建職工持股會,以職工持股會代表職工向企業投資,實現職工持股。各地組建職工持股會的做法不完全一致,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企業工會為載體,以工會的名義向公司投資;二是職工投資組成職工持股會,登記為社團法人,以這個社團法人來向公司投資。
依據上述法律、法規,職工向企業投資入股作為搞好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截止到目前,全國各地實行職工持股的做法大體有四種形式:(1 )根據國家體改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內部職工股。這部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曾達到37家,有職工股2.4萬股, 占這些公司總股本的4.95%。(2)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時,職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這種形式只適用職工人數不多的企業。因為有限責任公司有50個股東的限制。股份有限公司雖然沒有股東人數的上限,但成千上萬的公司職工以自然人身份作為公司的發起人,在實際中也難以操作。(3)在股份合作制企業設立職工個人股。 全國股份合作制已有上百萬家,每個股份合作制企業都有職工個人股。(4 )組建職工持股會向公司投資。全國十幾個省市采取了這種做法。僅北京市至1999年11月底,已設立企業職工持股會62家,注冊資金4.53億元,占62家公司注冊資金總額的18.7%;參加職工持股會的職工4.7萬人,占62 家公司職工總數的90.3%。在組建職工持股會的企業中,既有工業、商業、建筑施工企業,也有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組建職工持股會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配套措施,它的實施受到了企業和職工的歡迎。
通過職工持股搞好企業,國內外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供我們參考。如1992年,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嚴重虧損,總負債高達47.16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達100%。公司曾考慮申請破產保護, 但破產面臨三個問題:一是銀行和其他債權人的利益要受到損失;二是公司三萬名職工面臨失業;三是作為承擔美國——日本航線的大型企業,如果破產,社會影響相當大。經公司股東、職工和銀行等債權人多次激烈談判,為了保護各自利益,在相互妥協的基礎上,達成調整股權結構,實行職工持股、加強企業管理,挽救西北航空公司的協議。即:職工以三年內降低工資的方式,償還公司債務,購買公司30 %的股權。 全體職工三年降薪達10億美元。職工降薪的比例按個人年收入高低不同,從年薪2 萬美元降低5%,至年薪8萬美元降薪20%。銀行和其他債權人支持職工持股,允許公司還債期推遲,包括到期利息均推遲支付,使公司還債高峰推遲五年。公司股東同意職工股為優先股,年紅利為5%, 當股價上漲時可以轉為普通股。職工代表參與公司決策層,15人的董事會有職工代表3 人,由空姐工會、飛行員工會、地勤人員工會代表各一人參加。實行職工持股后的美國西北航空公司上下團結一心,克服重重困難,迅速扭轉了虧損局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此后,該公司又通過努力使自己成為上市公司,由于企業效益不斷提高,公司股票價格在股市上不斷上升, 股票增值的部分不但大大超過職工工資減少的部分, 而且按市值有50%的利潤。由于效益好,職工繼續購買公司的股票,使該公司職工持股占到總股本的55%,成為由職工控股的公司。
北京億商美潔洗滌化妝用品有限公司,其母體是一家國有商業批發企業,連續幾年經營虧損。1998年2月,在企業改制時, 組建了職工持股會,企業235名職工中230人自愿出資加入職工持股會,出資200 萬元,占公司總股本的20%。通過職工持股給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帶來了四個變化:一是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批發企業的推銷網絡在職工的掌握之中,職工努力開展業務使企業經營大幅度上升;二是職工持股會派出代表進入公司董事會,促進企業在一些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必須聽取職工的意見,接受職工的監督;三是職工的投資,補充了一部分企業流動資金的不足,降低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四是企業經營業績明顯改觀,連續兩年盈利,1998年5月公司成立,當年只經營7個月,實現利潤107.9 萬元,每股分紅0.057元;1999年預計實現利潤280萬元,每股分紅率進一步提高,股東取得了良好的回報。
當前,職工持股制度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它的實施也面臨很多的困難,主要是要解決好“職工持股的制度建設”問題。
1.盡快建立和完善職工持股的法律法規。我國現行的《公司法》規定的各種類型的公司組織都沒有內部職工股的設置,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律中,都有雇員持股的規定。目前,公司制的企業組織形式已占到全部注冊登記企業的三分之一以上!豆痉ā凡辉试S設置內部職工股,大大影響了職工持股制度的形成。建議國家立法機關在對《公司法》進行修訂時,增加職工股的設置。各地采取的組建職工持股會以社團法人形式向本公司投資的作法,是一種現實的選擇,實踐證明是一種好的形式。關于職工持股會的性質和法律地位,目前,國家尚未有一個明確的意見。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總結試點省市的做法,制定一個組建職工持股會的指導意見,明確其法律地位,促進其健康發展。
2.職工持股的資金來源應以職工的現金出資為主。職工向企業投資參股應是個人的現金出資,這是建立職工與企業產權紐帶關系的重要措施,也是構造企業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的基礎。沒有職工的現金出資,或者職工只是象征性地出一點錢,就可以獲得大額的股權,實際上很難形成新型的企業產權關系,也難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企業經營機制。同時,職工入股資金以個人現金出資為主,也可以使企業通過改革實際籌集到發展資金,降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促進企業發展。
職工持股資金在個人現金出資的前提下,在進行企業改革時,應該允許和鼓勵企業拿出工資基金結余和公益金結余按照職工出資比例配給職工,以“存量促增量”,調動職工投資的積極性。
動員職工向企業投資必須貫徹自愿的原則,企業領導人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職工出資,更不能以工作崗位的變動作為是否入股的條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也是社會的投資主體,應當也必須保護職工對投資自主決策的權力。
3.職工持股需要融資支持。我國企業職工的收入水平目前還比較低,除去生活開支后,很難拿出大額的現金投資股權。通過向金融機構貸款買股是一種可以選擇的辦法。職工貸款買股后可以拿出以后的一部分工資收入和股權分紅還貸。這是調動職工入股積極性的一個有力措施。對職工持股給予金融方面的支持是世界上許多市場經濟體制國家的做法,美國實行的職工持股計劃就是由銀行貸款支持的。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國外的作法,由金融機構開辦這項業務,同時,國家應允許組建信托類的職工持股基金會,對職工持股的貸款予以擔保。為推進職工持股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4.國家對職工持股應給予一定的稅收鼓勵。職工持股作為企業改革的重要措施,在實施中應得到國家稅收政策的支持。如對國有企業歷年工資基金結余和公益金結余轉為職工出資時應免征個人收入所得稅。企業工資基金結余作為企業對職工應付未付的工資,是企業對職工的負債;轉為職工持有的公司股權后,這部分股權的預期收益是不確定的,可能分紅,也可能虧損,和職工拿到工資收入不同,所以不應征稅。對于實行職工持股且達到公司股本一定比例的企業,在征收企業所得稅時應降低征稅率,以示鼓勵。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對職工持股企業的稅收、向職工持股貸款利息收入的征稅等方面有一定的減免稅支持,以促進職工持股的推廣和實行。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