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你逼_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_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_日本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_久久久精品99_九九热精

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風險資本合同的強壯性要求及分析

2002-01-11 00:00 來源:《預測》2001年第3期

  摘 要:本文針對有關風險企業家能力和風險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風險,提出了對風險資本合同的強壯性要求概念。總結出合同滿足強壯性的基本要求。給出模型并進行了分析。

  1 引言

  風險資本是在其他類型的金融資本所不能或不愿涉足的風險投資領域中發展起來的。作為風險資本發展的工具和手段,風險資本家為投資新創企業與企業家簽訂的契約需有能力承受一系列不確定性風險的考驗。正是這種不確定性風險將其他類型的金融資本擋在風險投資的門外。具體地說,(1)在簽約階段,企業家的能力是未知的,即風險資本家和企業家本人都不知道企業家經營企業的能力水平;(2)有關企業經營風險的完全信息,要在合同執行過程中才能披露。在沒有完全信息的條件下,雙方不可能簽訂任何形式的完全合同;(3)再談判風險,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再談判可能以兩種形式出現:1企業家擺脫風險資本家另尋融資渠道;2風險資本家以所掌握的企業內部信息為籌碼,要求擴大其在報酬分配中的份額。

  不確定性風險是一種不可保風險,即不能通過購買保險合同或分散化投資予以排除(cover)。就風險資本投資的某個具體項目來說,企業家可能因不能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或隱瞞自己的能力水平,或因隱藏項目的不利信息導致過度投資而使項目失敗。這就是說,風險常來自系統的內部,由內生變量(如企業家隱瞞信息的動機)產生。而可保風險,其風險來自系統的外生變量(如天氣、意外事故和自然生存率等)。由此我們提出風險資本合同的強壯性概念,即風險資本合同的強壯與否,對風險投資項目的成功有直接的影響。具備強壯性的合同應對上述不確定性風險有充分的承受能力。

  具體地說,我們希望具備強壯性的風險資本合同能實現如下過程(即基本的強壯性要求):(1)在風險企業家能力不確定和企業經營風險(主要地來自技術和市場兩個方面)不確定的情況下簽約,在初始階段由企業家控制企業;(2)在企業家能力披露后,若實績顯示企業家能力不能達到預先約定的要求,則由風險資本家接替能力不足的企業家掌握企業控制權;(3)在企業經營風險披露后,企業的代理人,不管是企業家還是風險資本家,都有充分的動機選擇最優決策而不是次優決策,即如果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放棄項目更優的話,代理人應有充分的動機選擇放棄而不是繼續投資。

  這就是說,合同在簽約和執行的初始階段至少存在兩個顯存的(exposed)不確定性風險:企業家能力可能不足和經營風險可能過高。將這兩個顯存的風險保留到合同結束顯然不是成功的契約安排。這就要求合同必須是多階段的,即在合同的一開始,合同存在顯存的風險,每當某個風險的完全信息披露后,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按合同約定的方式或計劃排除風險,合同就進入下一階段。在合同的結束階段,所有顯存的風險都得到排除。多階段契約是現代風險資本合同的一個顯著特點。由于信息披露的時間有可能是不確定的,在簽約時若按信息披露時間確定劃分階段的時間點,這本身就會增加合同的不確定性。可操作的做法是:在合同中確定用于信息披露階段的時間長度,以該階段規定時間耗盡時或之前所顯露的信息作為判斷風險的“完全”信息;或由風險資本家在初始階段對項目作不充足的投資,以初始資金將耗盡時所披露的信息作為判斷風險的“完全”信息。

  Chen,Siegel和Thakor在1990年提出的一個兩階段學習模型[1]中對企業家能力未知而風險資本家能力公開的情況進行了分析。1994年Admati和Pfleiderer提出了固定比例合同模型[2]和強壯的融資契約概念。這兩個模型各自描述了風險資本合同的部分主要特征,但未從不確定性風險的角度進行分析,也未就合同的強壯性要求開展討論。本文將討論滿足強壯性要求的,即具備排除不確定性風險能力的風險資本合同模型,為進一步確定風險資本打下基礎。

  2 有關強壯性的風險資本合同

  模型假設1 分階段合同。合同分2個階段、3個時間節點,合同雙方由風險中性的風險資本家和風險規避的企業家組成。第1階段始于時間0,終于時間1.第2階段始于時間1,終于時間2.設定企業家為風險規避的理由是,企業家所擁有的技術和人力資本資產都是不可分割的,且具有很強的專用性,在項目開始后,他的大部分資產(如由人力資本、技術和信用組成的無形資本和對項目來說不足量的包括貨幣資本在內的有形資本K)都投入和羈滯在項目中。假定風險資本家是風險中性的理由是,風險資本家通常有巨大可分散的投資組合,且擁有高度分散化的投資者。企業家的諾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數為:U(w,a)=W(w)-V(a)。其中W和V定義在R+上,V′>0,V" 0,W′>0,W" 0.W(。)滿足Inada條件W′(0)=∞和W′(∞)=0.其中w為報酬,a為付出的努力。風險中性的風險資本家的效用函數N(w,a)=w-V(a)(注意這里的風險中性僅表現在對于報酬w上)。風險資本家和企業家具有相同的負效用函數w(V(a))。

  假設2 階段結束條件。在第一階段,風險資本家在不了解風險企業家能力 ( >0)和企業經營風險Ψ未確定的情況下和風險企業家簽約。雙方對 的共識為γ∈[γ1,γ2] R,分布函數F( )。企業家啟動項目,發行第一批證券。風險資本家投入項目需要的即期投資I0,獲得比例為α0的股權和內部投資人資格,0<α0 1.這時企業家控制生產,風險資本家作為內部投資人參與和監管風險企業的運作。在這個階段,通常情況下企業家不會將股份全部出讓,風險資本家也不會買斷企業家的項目,即出現α0=1的概率是較小的。一方面是因為投資人還缺乏運行項目所需的充分的專門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家的努力需要股份和紅利的激勵,這種激勵是資薪和獎金所無法代替的。第一階段結束的條件可以是如下三種情況之一:(1)按合同約定的第一階段的時間耗盡;(2)第一階段籌集的資金即將用竭,有必要作決策決定,是繼續融資還是放棄項目;(3)有關企業家能力及企業經營風險(技術進展或市場變化)的重大信息披露。不失一般性,假定在第一階段按時間表結束的時候,有關企業家能力和企業經營的風險已經有了充分的披露,使作為內部投資人的風險資本家可以觀察到,由于企業家能力不足或是由于技術和市場的原因,資金流趨于枯竭而使再融資(或放棄)決策成為必要;或者由于企業家及技術和市場的表現卓越而使現有資金流遠不能滿足風險企業發展的要求,為避免失去市場機會的風險,就有必要進行再融資決策。

  假設3 企業家能力的信息披露。在第二階段,根據所披露的企業家能力信息決定是否由企業家繼續控制企業,因為存在作為外生變量的市場狀況的影響,用現金流量或收入流量來判斷企業家能力是不可行的。現代股市中通行的可操作的方法是用風險企業的市場價值Vn的增量ΔVn(γ)=V1-V0(V0( )作為判斷企業家能力的業績依據,V1( )分別為風險企業在時間0和時間1的市場價值)來衡量,Vn′(γ)>0.若企業的控制權轉由風險資本家來掌握,風險資本家的能力水平標準化為 =1.

  假設4 經營風險的信息披露。時間1為信息披露的時間,設此時的狀態為s,s包括了在時間1可了解的任何信息,如所開發產品的技術和市場可行度及企業家的技術和管理能力。s在時間0是未知的,在時間1則被企業家和作為內部投資人的風險資本家觀察到。雙方根據觀察到的信息可對項目的收益進行預期。若在時間1上項目被放棄,則收回價值Ψ=Ψ(s)>0,Ψ的期望值是有限的;若繼續投資,則(發行證券)追加投資I1.設{X(。),Y(。),Z}表示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在第一階段締結的合同。函數X(。)表示企業的控制權在第二階段的歸屬,X(。)=1表示企業家控制生產;X(。)=0表示風險資本家控制生產。Y(。)表示項目在放棄時的分配,即若項目被放棄,則風險資本家獲得Y(Ψ),而企業家獲得Ψ-Y(Ψ)。Z為時間1上所容許的融資集合,z∈Z R4,z=0→放棄項目(1,I1,β,B)企業家控制生產(0,I1,β,B)風險資本家控制生產即若決定融資I1,則風險資本家提供資金βI1,β∈(0,1],外部投資人提供(1-β)I1,當項目的最終報酬為γθ時,風險資本家獲得B(γθ)。合同和代理人從集合Z中所作的選擇都假定為可強制的,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獨立地指明所有權和控制權。因而,事先就不要求擁有多數股權的一方控制生產。這與現實中風險資本合同的特點是相吻合的,即合同各方行使的控制權大小不一定與其所擁有股份成比例。對經營風險信息的披露概念定義如下:SN是以放棄項目為優化結果的狀態集合。即,s∈SN當且僅當supI1(E(γθ|I1,s)-I1)<Ψ。所以在時間1披露的經營風險可表達為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可觀察到狀態s:s∈SN,放棄項目最優;或s∈/SN,繼續投資最優。注意SN與非預期的剩余報酬γΔ=γΔ(z) 0無關。

  假設5 能力和行動對最終報酬及剩余的影響。在第二階段,在最終時間2上實現雙方預期的(為隨機變量的)總報酬γθ=γθ(I,s)>0,分布函數Fθ(。|I,s)。θ的期望值是有限的。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都具有可行行動集合A.不管是由企業家還是由風險資本家控制企業,對代理人的任何行動a∈A和任何能力水平γ∈[γ1,γ2],在時間2上,在預期總報酬之外實現的非預期剩余收益以概率(w.p.)p(a)∈A為γΔ=γΔ(z) 0.p(a)為嚴格遞增、兩次連續可微的凹函數。此時,企業家預期的報酬為w(γθ),相應于不可預期的剩余γΔ的收入為δ(γΔ) 0.定義χ(γ)=W(w(γθ)),o/(γ)=W(w(γθ)+δ)-χ(γ)。

  假設6 合同和市場。合同是可強制的,如假設4所述。市場是競爭性的但非完全競爭,所以風險資本家存在期望保留效用R∈R+,R的大小由風險資本家的投資額、資金成本和經營專長決定,而企業家若擺脫原風險資本家另尋投資人則存在信息和交易成本及效率損失。假設7 有限責任和零貼現率。合同是有限責任的,分配額及其總和都不超過總報酬額和剩余收益。貼現率為零,即外部投資人預期的報酬等于其投資額。模型 對狀態依存的合同{X(。),Y(。),Z},求解企業家效用最大化要求max{X(γ),Y(s),Z(γ)}∫γ∫sEU({X(γ),Y(s),Z(γ)})dsdF(γ)(1)風險資本家保留效用約束∫γ∫sN({X(γ),Y(s),Z(γ)})dsdF(γ) R(2)

  3 強壯性分析

  3.1 風險排除

  (1)對經營風險的排除

  假定企業的控制權是可分割的,這樣融資權可以從企業的控制權中剝離出來。我們要說明,在風險資本合同中,由風險資本家控制融資權才能滿足強壯性要求。實際上,通常風險資本家在企業中以內部融資人的身份出現,而企業家則保有對生產和技術開發的控制權。若企業家掌握融資權,項目在后續階段的投資資本由外部投資人提供,在缺乏內部投資信號而外部投資人無法觀察到狀態信息的情況下,顯而易見,企業家會受激勵在放棄項目更優的情況下作出繼續進行項目的決定并再次融資。這是因為企業家自身的資本已經成為沉入資本,且不必為再投資花費自己的資金,而會有濫用權力過度投資的傾向,所以可能不會報告真實信息。

  命題1 (強壯性必要條件一)風險資本合同滿足強壯性要求的必要條件是由風險資本家掌握融資權。在固定比例合同下,外部投資人介入后續階段的投資而風險資本家沒有動機扭曲證券價格。

  根據Admati[1]的命題1,若由企業家主導融資,則任何存在的完全信號均衡是不強壯的,即總有可能因狀態集合的擴展而使完全均衡不存在,強壯性要求不能得到滿足。現在考慮風險資本家掌握融資權的情況,結合固定比例合同[1]的使用可使風險資本合同具備強壯性特征。固定比例合同要求在第一期投資后,風險資本家將始終獲得項目所有權及項目凈報酬的一個固定比例,滿足如下引理1.

  引理1 合同{X(。),Y(。),Z}引致最優后續決策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存在α∈(0,1],使(a)Y(Ψ)=αΨ;(b)對任何I1>0,存在z∈Z使得:(i)I1z=I1;(ii)β=α;(iii)B(θ)=αθ;(c)對任何z∈Z和s,E(B(γθ)|I1z,s)-βI1z α(E(γθ)|I1z,s)-I1z)。

  這是一個類似股權合同的特殊融資安排,α即所需要的固定比例,它決定在放棄項目的情況下風險資本家所獲得的份額,也決定風險資本家在以后各階段的投資份額以及在最終報酬和剩余收益中所得的份額。這樣在初始融資后,風險資本家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全擁有項目中比例為α的一部分,且是該部分唯一的資本提供人。這樣合同的強壯性在于,它始終引導對項目有控制權的人作出最優選擇。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風險資本家在后續融資回合中可購買風險企業新發行的證券以繼續投資,且可根據融資權按所觀察到的企業狀態對證券定價,但風險資本家不能通過扭曲證券的價格來獲得額外的報酬或收益。直觀地說,在任何情況下,風險資本家作為“新股持有人”低估新發行證券(而減少企業家盈余)的動機,被其作為“舊股持有人”高估新發行證券(而減少外部投資人盈余)的動機所抵消。也就是說,風險資本家通過高估證券使其原持有的那部分證券增值所得到的好處,被其購買新證券時的超額支付所抵消;而其低估證券時低價購買所得的好處,被其貶損原持有的那部分證卷價值所造成的損失抵消。正因其不能通過扭曲新發行證券價格而獲利,所以風險資本家才能被賦予給新發行證券定價和披露其所知信息的權利。同樣可說明,在固定比例合同下,由于風險資本家在后階段的投資比例與其在最終報酬與剩余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相同,不能通過扭曲信號而獲得額外的收益,所以風險資本家沒有在放棄項目最優的情況下扭曲信號且繼續融資的動機。

  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在固定比例合同下,只要α取正值,總會引致最優后續決策。由于α值的大小,1不影響企業控制權的分配;2也不由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在第一階段的投資額K和I0決策,α的值可由風險資本家根據需要通過與風險企業家談判確定。如風險資本家對風險企業家的能力 的預期判斷較低,則其會要求較大的α值以補償合同后階段接管企業控制權后在人力資本上的投入。若風險資本家自有資金不足以支撐預期的再投資需求,則其會要求較低的α值,以擴大外部投資人的投資比例。所以,采用固定比例合同方式,由風險資本家掌握風險企業項目融資權的合同是滿足強壯性要求的。

  (2)對企業家能力風險的排除

  在固定比例合同下,風險資本家掌握融資權,若時間1的最優選擇是放棄項目,則不需要再考慮生產控制權問題。所以考慮模型在時間1的最優選擇是繼續投資的情況,企業家在能力水平 上的期望效用為 EU({X(γ),Y(s),Z(γ)})=χ(γ)+p(a)o/(γ)- V(a)X(γ)(3)風險資本家在狀態 上的效用為當X(γ)=1時,N({X(γ),Y(s),Z(γ)})=γθ+p(a*)γΔ-  [w(γθ)+p(a*)δ(γΔ)]  =γθ-w(γθ)+p(a*)[γΔ-δ(γΔ)](4)當X(γ)=0時,N({X(γ),Y(s),Z(γ)})=θ-w(θ)+  p(a0)[Δ-δ(Δ)]-w(V(a0))(5)其中a表示在給定合同下所采取的優化行動,取決于控制生產的人選。X(γ)=1時企業家控制生產,a=a*;X(γ)=0時風險資本家控制生產,a=a0.*和0分別表示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控制企業時的優化值。u為第二階段一個任選的保留效用。

  引理2 在第二階段中:(a)若風險資本家控制生產,則能力為γ的企業家的報酬為一可預期的與其能力無關的值。o/0=0,χ0(u)=u。δ0=0,即企業家不參與剩余收益的分配;(b)若企業家控制生產,則γ>1.

  證明 (a)解階段規劃,固定θ和a,由γ=1,風險資本家的最大期望效用為N0(u)=maxχ,o/,aN(χ,o/,a)=maxχ,o/N(χ,o/)=[1-p(a)][θ-w(θ)]+p(a)[θ-w(θ)+ Δ-δ(Δ)]-w(V(a))=θ+pΔ-{w+pδ}-w(V(a))(6)滿足企業家保留效用約束 [1-p(a)]χ+p(a)[χ+o/(Δ)]=χ+po/ u(7)由(6)式知,w+pδ達到最小時N實現最大化,由(7)式根據最優化邊界條件,有χ+po/=u(8)由詹森不等式(Jensen'sinequality)  w+pδ=w(χ)+p[w(χ+o/)-w(χ)]=(1-p)w(χ)+pw(χ+o/)>w(χ(1-p)+p(χ+o/))=w(χ+po/)=w(u)(9)所以除非δ=0且o/=0使隨機分布退化,否則總有詹森不等式成立。最優化的結果為o/0=0和δ0=0.即在風險資本家掌握控制權的情況下,風險企業家不參與剩余分配。這與現代產權理論的觀點是相一致的。(b)的證明由拉格朗日乘數法解第二階段滿足企業家保留效用u的風險資本家效用最大化規劃導出。說明若最優化的結果是企業家控制生產,則γ>1.由于在能力水平γ=1上風險資本家控制生產仍然優于企業家控制生產,設有常數γ>1,當γ=γ時,則無論由誰來控制生產都是無差異的。因此有:

  命題2 (強壯性必要條件二)強壯的風險資本合同應包含實績要求(performancerequirement),即在時間1當且僅當風險企業家所顯現的能力超過一個臨界值(γ>1)后,才能在第二階段保留生產控制權。若風險資本家在時間1接管企業控制權,則風險企業家將不參與分配剩余收益,其報酬大小與其能力無關。

  3.2 分配方案

  根據上述命題,合同對最終報酬和剩余的分配具有如下要求:(1)合同采用固定比例合同形式,風險資本家以在時間1與風險企業家商定的比例α∈(0,1]參與項目的后續融資,及對放棄價值、總報酬和剩余的分配;(2)在時間1以后,若風險企業家不控制企業,則其不參與剩余收益的分配;(3)若項目不被放棄,則外部投資人被引進,并參與總報酬和剩余的分配。由此得出投資與分配方案如下:表1

  投資分配方案風險企業家風險資本家外部投資人時間0投資KI0時間1若放棄,則分配放棄價值Ψ(1-α)ΨαΨ若繼續,則投資I1αI1(1-α)I1時間2若無剩余且企業家控制,則分配(1-α)(γθ-I1)αγθ(1-α)I1若有剩余且企業家控制,則分配(1-α)[γθ-I1+(1-ε)γΔ]αγ(θ+Δ)(1-α)(I1+εγΔ)若無剩余且風險資本家控制,則分配(1-α)(θ-I1)αθ(1-α)I1若有剩余且風險資本家控制,則分配(1-α)(θ-I1)α(θ+Δ)(1-α)(I1+Δ)其中在時間0,合同決定風險資本家的固定比例α,該比例還是初級剩余索取比例;在時間1,若風險企業家繼續控制企業,則還需決定外部投資人的次級剩余索取比例ε∈(0,1];比較各方在不同情況下的所得,可得:

  引理3 外部投資人在時間1投入的資金所購買的是剩余索取權,當企業家在第二階段控制企業時,ε>0.ε>0的條件是必要的,因在引進外部投資人成為必要的前提下,分配方案必須是事后強帕累托最優的。在本方案中,考慮到風險企業家控制的情形,只有ε>0才能保證事后強帕累托最優和外部投資人的剩余索取權。這與現代產權理論的對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的理解是無沖突的,這個分配方案說明了這兩種權利的關系,即剩余控制權是初級權利,擁有剩余控制權的一方同時擁有剩余索取權,而剩余索取權是一種可分割的次級權利,擁有剩余索取權不一定擁有剩余控制權。

  3.3 廣義的強壯性要求

  確切地說,不確定風險可能來自系統中不可預期的內生變量,如道德危害。除已經提及的以外,這些問題還包括在許多文獻中提及的對風險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的努力激勵問題、再談判和投機性違約問題。后者已不是風險資本合同所特有的問題,而是一般不完全合同所共有的。我們假定合同對比的約束力為合同存在的必要性所自然內含的,理由是,企業家和風險資本家選擇了合同方式就意味這他們選擇了用約束換效率的方式。作為內部投資人的風險資本家有較低的監管成本,因而在對企業家的努力激勵上效率要高于一般股份公司形式的董事。風險企業采用股權和控制權脫鉤的形式,可削弱風險資本家再談判的動機。可操作的做法是發行可轉換債券和優先股。在可強制性假設下,還可在合同中加入防止再談判和違約條款解決討論還價問題。

  3.4 風險資本家的作用

  風險資本家在風險資本合同中居于核心地位,為排除經營風險他們必須具有風險企業家所不具備的融資能力并掌握融資權,為排除企業家能力風險,他們還必須具備一定的企業家能力和一定的專門知識。這些要求是較苛刻的,使得本文所指的合格的風險資本家實際上是一種稀缺資源。我們可以理解,一個國家可持續的風險投資的規模大小,取決于其風險資本家隊伍的大小,而不取決于銀行私人存款和新興企業家的供給量。通常一個風險資本公司要管理多個風險企業,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一種替代的但存在效率損失的做法是,由風險資本家尋找和聘用合格的高級管理人才擔任風險企業項目的總經理,并對其工作加以監管。合格的風險資本家的稀缺性可以解釋,為什么風險資本要求高回報率,在風險企業成熟或發展前景已經明朗的時候會很快退出。風險資本家為什么不自己創業呢?經濟學上的理由應是風險資本家在風險企業的項目上進行風險投資所獲得的回報往往要大于其作為風險企業家所獲得的回報。

  3.5 模型在時間方向上的擴展

  信息披露可以是多個階段的,即有關企業家能力、企業經營風險的信息披露可能分多次以不同的時間間隔披露。合同可因此分階段排除所披露的風險,即模型中時間1前后的過程在交易成本允許的前提下是可重復的,合同可因此而擴展成有限多個階段。由于已被披露的風險得到排除,每個階段的風險均低于前一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再融資決策都有可能淘汰風險過大的項目。由此使合同具備充分的強壯性。事實上只有排除了主要的不確定性風險的項目能夠進行到最終結束階段,有資格進入對風險和融資成本及監管披露有一定要求的諸如納斯達克(NASDAQ)一類的資本市場進行后續融資。

  3.6 不充足投資

  不充足投資可以看作是一種控制風險的手段,即避免將項目所需的所有資金一次全部投入成為沉沒成本。同時,這種投資方式也是風險資本合同所特有的,因為風險項目可能在進行到某個階段被判定失敗而中斷,所以在簽訂合同時,整個項目所需的全部資金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此外,有研究表明,以新技術產業化開發為標的風險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在實驗室階段、試生產和試銷售階段(或稱為中試階段)、大規模生產和銷售階段的相對比例接近1∶10∶100,也就是說,風險項目的每一個階段性進展,都意味資金階段性需求將有一個按指數函數擴大的增長,這就要求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融資方式和風險資本合同。我們看到,固定比例合同在這方面具有顯著的優點。對于具有巨大潛在資金需求項目的風險企業,使用固定比例合同,中小規模且專業能力強的風險資本公司可在項目初期介入,并在后續擴大規模的融資輪次中保護自己的權益比例。隨著項目的發展,小規模的風險資本公司引進較大規模的風險資本公司,后者又引進更大規模的風險投資。以這種方式滿足風險項目對資金的巨大需求,同時使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得到控制,兼顧對企業家和各級規模的風險資本家的激勵。

  4 結論

  本文中強壯性概念與穩定性概念不同的地方在于,穩定性強調系統對于外生擾動的抵抗能力,而強壯性著重研究系統對于內生擾動的抵抗能力。不確定性風險主要地來自系統中不可預期的內生變量。在風險資本市場中風險主要以不確定性風險的形式存在,因而,風險資本合同的強壯性成為投資成功的關鍵,具體地說:(1)風險資本合同必須是分階段的,以分散排除所面臨的特有的不確定性風險。用不充足的分段投資的方式,在有關如企業家能力或經營風險等重要信息披露后進行選擇決策以排除風險。

  (2)風險資本合同采用以下方式來排除企業家能力風險,即風險資本家必須具有充分的企業家能力,以激勵企業家的能力表達。后者在表現出超過臨界值的能力水平后才能在以后階段繼續掌握控制權。否則由風險資本家控制生產,且企業家不參與項目剩余收益的分配。

  (3)風險資本合同必須由風險資本家掌握融資權,以控制和排除經營風險。采用固定比例合同的形式,事先根據對企業家能力和投資需求量的預期確定固定比例的大小。

  (4)與風險資本合同相關的風險項目對資金的需求總量是不確定的,而且隨著階段的進展,資金的階段需求按指數函數增長。固定比例合同由于容許且要求外部投資人作為第三方介入對風險項目的投資,因而對風險項目的這種資金需求模式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5)固定比例合同的成功之處在于,既能適應風險項目的資金需求特點,又能兼顧風險企業家、風險資本家和外部投資人的利益。根據本文所設計的投資和分配方案的要求,外部投資人在后續階段投資并獲得可分割的次級剩余索取權。

  (6)風險資本家在風險資本合同中居于核心地位,這是因為合同的風險排除機制能否成功地運行取決于風險資本家是否兼備經營風險企業的能力。他在風險企業項目中作為風險資本家所獲得的回報應大于他作為企業家所獲得的回報。

  兩階段模型是一個簡化的模型。實際上由于信息披露要分多個階段,且項目投資規模通常有呈指數擴大的趨勢,實際的操作中合同可擴展成多個階段。本模型是在對風險資本市場已經成熟的合同、慣例和理論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和概括的基礎上建立的,也是繼續研究和實踐的基礎。由于經濟和科技的重要性,建立風險投資機制,以發展風險資本,是我們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國策。上述對風險資本合同的研究結論可以對此有所貢獻。

  參 考 文 獻:

  [1]ChenYS,SiegelD,ThakorAV.Learning,corporatecontrol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inventurecapitalcontracts[J].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1990,31(2):365-381.

  [2]AdmatiAR,PfleidererP.Robustfinancialcon-tractingandtheroleofventurecapitalists[J].TheJournalofFinance,1994,49(2):371-400.。33.

上一篇:
英國金融監管制度改革  
下一篇:
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欧美日韩亚洲第一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 亚洲区久久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夜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黄色片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高清福利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 | 国产免费av在线 | 欧美区一区二 | www.a级毛片|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草久久网 |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视频55 |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天天草比 |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 国产精久 | 欧美日韩免费看片 | 午夜天堂|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又大 |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八 | 成人一二三区 | 国产精品无遮挡 |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国产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 av在线播放网 | 国产精品成人a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