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7 17:15 來源:
1999年10月23日,平安保險公司在上海推出了國內第一個投資連結保險——平安世紀理財保險。該產品的問世,掀起了國內保險業產品創新的浪潮。友邦、中國人壽、泰康相繼推出分紅保險,新華推出“創世之約”投資連結保險,太保推出“太平盛世。長發”萬能保險等一系列新的保險產品。從產品形態上,這些不同的險種可以分為三大類,即投資連結保險、萬能保險和分紅保險。這些保險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產品的價值是不固定的,隨著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營情況而波動。因此,目前國內保險業界一般將這類產品統稱為投資型保險。由于決定這些產品競爭力的關鍵是各保險公司給予投保人的回報水平,所以保險競爭也從傳統的價格競爭轉變為保險公司投資管理水平的競爭。于是各公司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公司的投資實力和以往取得的投資業績,那么,消費者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和理性地評價各保險公司投資型產品的投資管理水平和投資收益呢?
不宜簡單地比較不同產品所公布的投資收益率
按照保監會的規定,經營投資類產品的保險公司都必須向投保人公布自己產品的投資收益或分紅信息。但由于各類保險產品收益率的評估與計算依據和方法不同,簡單地以投資連結產品的單位價格增長率、分紅保險的分紅率和萬能產品的結算利率來評價一個公司的投資管理水平和給客戶的回報水平,容易得出不正確的結論。
分紅產品運作原理是當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出現盈余時,將盈余的一部分返還給投保人。分紅保險的紅利來源于三個方面,包括利差益(即保險公司的實際投資收益率高于產品的預定利率而出現的盈余)、死差益(即當保險公司經營的實際死亡賠付低于保單定價時假定的死亡賠付而出現的盈余)和費差益(當實際發生的費用率低于保單設計時假定的費用率而出現的盈余)。有的分紅產品只分利差,有的分紅產品的分紅則包括利差、死差,還有的分紅產品三者均包含在內。因此,我們在選擇分紅保險時要了解紅利的來源、以往的分紅情況(如長期分紅率的高低、分紅率是平穩增長還是波動激烈),同時還應結合保單的現金價值、所繳保費、保險責任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而不宜通過單純地比較不同產品分紅率的高低,來得出孰優孰劣的結論。
對于投資連結保險而言,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投資帳戶的資產價值以投資單位價格和投資單位數量來計量的(評估日資產價值=累計投資單位總數×單位價格,不考慮退保或領取費用)。一般投資單位價格的年增長率可作為評估投資帳戶的收益情況、風險程度和投資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但客戶在進行比較時還需考慮投資單位價格是否是扣除資產管理后的價格。國際上的慣例是所公布的投資單位價格是已扣除管理費后的價格,在國內的保險公司中,平安保險公司采用了這種定價法,而新華人壽保險公司采取先定價再扣除資產管理費的方法。如果客戶在比較單位價格時,不留意不同產品在這些細微方面的不同,則會得出不精確的結論。從下面的例子不難看出,假如兩公司投資帳戶的投資收益率均為20%,資產管理費為1.2%,分配進入投資帳戶的投資金額相同,如僅從單位價格來看,客戶在A公司獲得的收益似乎高于B公司1.2%,但客戶購買A公司的投資單位數則較B公司減少了1.2%,實際上客戶在兩公司的資產價格是相等的(見表一)。所以,在通過比較投資連結保險投資單位價格來評價不同產品投資收益的高低時,一定要了解價格的計算依據,否則容易得出不正確的結論。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