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15:35 來源:
隨著國內外金融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不僅我國金融業的體系結構、銀行業的組織結構需要進行調整,單個銀行的市場運行結構包括業務經營結構、信貸作用結構等也都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
銀行信貸業務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我國的中小企業、個私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在發生變化,因此,調整信貸結構是銀行市場運行的重要方面:
——積極加大對中小企業、非國有經濟的信貸投放和金融支持力度。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非國有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現實,銀行的信貸投向要有所作為,以適應經濟結構變化對于金融服務提出的新需求。為此,認識上要逐步轉變觀念,對私營企業和國營企業做到一視同仁,并把支持私營經濟發展作為銀行新的效益增長點;行動上要有步驟、有選擇地推進銀行信貸支持私營經濟發展的進程,逐步加大對私營貸款的投放數量;措施上加大管理力度,充分行使信貸管理的自主權,并建立一套適應私營經濟特點的科學的貸款管理辦法,不斷探索和總結成功的經驗。
——切實提高消費信貸業務的比例?傮w來看,國內銀行尤其是商業銀行的消費貸款發展仍然是比較緩慢的。經濟金融結構的變化致使生產信貸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難以跨越的平臺,消費信貸作為信貸業務領域中的新增長點,無疑是銀行業今后發展的方向所在。消費者信貸向來是外資銀行的強項,商業銀行如果不在消費信貸發展方面下大力氣,必將在外資銀行大規模進入后,失去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根據金融結構變化和金融服務需要的新特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必須進一步拓展消費信貸業務,尤其是要進一步在門檻、期限等方面有所創新,以降低消費信貸發展過程中的阻力,促使其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努力擴大對以科教為主的第三產業的信貸支持?平填I域無疑將是我國經濟中的一個新興領域,商業銀行應該也可以在科教領域發展中尋求到穩定的業務機會,并以此作為探索金融服務的有益實踐。商業銀行擴大對科教領域的信貸支持,除了要擴大對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各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礎設施等穩定收益項目的支持之外,也要加大對于科技開發、技術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等高收益項目的信貸支持。
銀行經營活動領域的調整和拓展隨著全球范圍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化,商業銀行的傳統概念正在被打破,混業經營成為全球重要趨勢。為此,我國也已頒布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這為商業銀行業務的新發展提供了契機,可以預料,銀證合作、銀保融通及銀行參與投資創業已經成為事實,為此我們的建議是:
——有步驟地大力拓展代理收付款項、代保管財物、代理保險、基金銷售、信用簽證、押匯等業務,完善信息咨詢服務功能。具體可按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適應全球性金融創新的時代潮流,加快金融工具與金融服務創新步伐。從我國目前商業銀行現狀來看,金融產品和服務品種單一,基本上以存貸款為主,中間業務發展緩慢,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從現在起商業銀行應積極順應全球性金融創新潮流,以加入WTO為契機,努力推進金融工具與金融服務創新,培植新的業務與效益增長點。
——探索參與證券投資基金、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目前,我國金融業實行比較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商業銀行不能從事投資、保險和證券業務。但90年代后,發展全能銀行成為發達國家金融業務發展的最新趨勢。為防止外資銀行與內資銀行的不公平競爭,適當考慮放松混業經營限制勢在必行。
——探索參與創業投資基金,擴展產業投資業務。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必將有助于減輕銀行信貸投放壓力,更有利于銀行金融風險的防范。這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銀行業調整信貸結構、保證資產質量的需要。一方面,對銀行業尤其是商業銀行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另一方面,又具有巨大的潛在風險,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能局限于已有的金融工具,必須進行金融創新,發展創業投資基金。
銀行涉外經營活動的開拓與發展
中國金融業在打開大門,允許外資銀行進入的同時,中國金融業如何走出國門,向國外進軍,建立國際化運行機制也十分重要,我們的思路是:
——建立合資子公司。商業銀行可以與外資銀行建立合資子公司。開展金融租賃、票據交易、大額可轉讓存單、資產證券化等金融業務創新試點,學習他國經驗,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也可與外資銀行通過中外合資、合作方式建立新的子公司,進行全能銀行試點,經營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在內的金融業務。
——合作組織銀團貸款。國內銀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貸款方面比較欠缺。外資銀行雖擁有貸款方面的經驗,但在進入我國市場的初期,存款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商業銀行可與外資銀行相互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組織銀團貸款,在合作中向外資銀行學習管理貸款的經驗。
——利用國內銀行機構網點優勢,為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代理業務。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初期,品牌信譽有待建立,分支機構更為缺乏,業務開展受到極大的限制。商業銀行不僅在品牌信譽方面擁有國家銀行的金字招牌,而且擁有龐大的機構網點優勢,可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為外資銀行、外資保險公司等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代理業務。在發揮自身機構和人員優勢的同時,學習外資金融機構的運作經驗。
——與外資銀行建立合作培訓計劃。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之后,對國內銀行的一個不利之處,就是將挖走國內銀行大量的優秀人才。國內銀行尤其是商業銀行不能消極地坐觀人才流失,應積極地利用外資銀行的優勢,聘請或委托外資銀行參與,建立自己的員工培訓計劃,從動態中解決人才流失與補充問題。
——發展網絡銀行,實現跨越式發展。為了及時迎接加入WTO之后的激烈競爭,我國金融業必須走一條揚長避短、跳躍式發展道路。目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電子商務出現,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一窮二白”的后發優勢,直接進入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沿,發展網絡銀行,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與外資銀行的綜合差距,并努力形成我們獨特而相對領先的競爭優勢。
——積極發展海外業務、參與境外競爭。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可以在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請進來”的過程中被動進行,更應該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主動出擊,發展海外業務空間。加入WTO,為商業銀行進入國外金融市場提供一些有利條件,應該抓住這一機遇,量力而行,積極拓展海外業務。
銀行組織結構調整和管理體制改革
在銀行業務發展進程中,現代銀行必然會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對銀行的組織法和管理機制進行改革。按照建立現代商業銀行的要求,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也確需進行優化和調整,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更需要規范和落實,我們的思考是:
——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革,及早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既可以總行為單位進行,也可以分行區域為單位進行。變現在的全資分支行為控股的子公司,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在改制的同時增資擴股,并選擇適當時機,爭取公開上市。允許商業銀行總行成立全資的金融控股公司,持有分支機構改制為子公司后的銀行股份,并根據其經營狀況,選擇增持或減持,促使其改善經營管理狀況。
——按照市場取向原則,調整內部機構設置。商業銀行必須按照客戶劃分,徹底進行機構調整。根據不同的客戶類型由特定的部門提供全面的服務,最大限度地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務。
——按照業務發展需要,積極優化人員結構。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人員結構,具有三個顯著的不利之處:一是知識結構偏低,普遍為大專及大專以下學歷;二是年齡結構斷層,資深業務人員偏少;三是專業結構單一,以熟悉存款業務的金融財會專業為主,尤其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和復合型人才。商業銀行必須在控制人員總量的同時,下大力氣調整優化人員結構,推動以存款為主的業務向以貸款和中間業務為主的方向發展,以提高銀行的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