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17:03 來源:
利率市場化改革作為經濟市場化的中堅戰,是金融改革系統工程的重點和難點,探討中國利率市場化的實施途徑,設計符合中國國情的利率市場化模式,首先必須把握該項改革的次序性和漸進性原則,才能取得這一制度變遷的最大收益。這里所指的次序性是指利率體系內部和與其相關的制度環境的改革步驟與程序,如果次序錯位則會加大金融風險,難保金融安全。次序性強調各項變革組合依時間排列的空間結構;而漸進性則強調利率改革工程的啟動需要相關的制度環境存在和成熟為基礎條件,利率市場化改革目標的實現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延續過程。
一、次序性原則
(一)經濟市場化有序論
利率市場化是一國金融自由化和經濟自由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經濟市場化,麥金農曾明確提出,客觀上存在一個如何確定最優次序的問題。財政、貨幣與外匯政策如何排列次序至關重要,政府不能,也許也不應該同時采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經濟市場化的次序雖因各種類型經濟的條件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卻存在著一些共同特點。
安排經濟市場化的最佳次序的第一步要平衡中央政府的財政,財政控制應優于金融自由化。在緊縮的財政控制到位,物價水平得到穩定,財政赤字消除以后,就可以考慮實行市場化的第二步,即開放國內資本市場和外貿自由化:在貿易和國內金融自由化成功實施以后,政府就可以實行資本項目的自由化。
麥金農認為,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是經濟市場化次序的最后階段。只有國內貸款能按均衡利率進行,通貨膨脹受到明顯抑制時,資本項目自由兌換的條件才算成熟了。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或自由化應在資本項目開放之前實施。
面對當今巨大的國際游資規模,如果在利率市場化之前開放資本項目管制,貨幣當局將很難控制國際游資沖擊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印度在利率市場化深入時期,避免了東南亞金融風暴波及和影響,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資本項目管制制度,資本項目管制能有效地將印度隔離于國際游資的沖擊和鄰國的金融危機之外。
(二)“金融約束”過渡論
發展中國家的實踐顯示,無條件地貿然實施金融自由化,就可能步入“自由化”陷阱,結果非但沒有促進經濟發展,反而會造成國內金融業的無序,以及高位的通貨膨脹與債務危機。黑爾曼等經濟學家提出,對發展中經濟和轉型經濟而言,金融抑制的經歷是痛心疾首的,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又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有必要走第三條道路,即“金融約束”之路。
金融約束指的是一組金融政策,如對存款和貸款利率加以控制,對進入加以限制和對來自資本市場的競爭加以限制等,這些政策旨在為金融部門和生產部門創造租金,或者旨在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在金融約束下,存在一個最優的約束水平,這一水平,實際利率低于市場利率,但又不能太低,仍必須為正。為此,中央銀行可以控制存款利率,使之維持在正值,而又低于均衡利率,從而為銀行部門創造租金機會,這既增加了現有銀行的自有資本,增強了銀行抗風險的能力,也使銀行在競爭的壓力下,更加自覺地改善金融服務,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另一方面,中央銀行有時也需要對貸款利率加以控制,以便為生產部門創造租金機會,特別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經營困境,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從外部為其減輕債務負擔并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正值的貸款利率可促使企業提高效率,最終提高實際國民產出。
金融約束本身是金融發展的一部分,不過金融約束并不是一個靜態的政策工具,其程序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調整。在金融發展的初級階段,金融約束的程度可以高一些,如可以同時采取多種政策。在金融發展的高級階段,金融約束的程度可以適當減輕一些,如放寬或取消某種政策,直至金融約束過渡到金融自由化。所以我們可以說,金融約束階段處在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兩階段之間,它為后兩者架起了一座橋梁。
1996年以來至今,由于中國的經濟由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型,物價在低水平狀態下運行并呈現負增長。盡管中央銀行多次調低名義利率,但仍保持較高的實際利率,這正是政府推行金融約束向金融自由化過渡的大好時機。中央銀行通過控制存貸款利率,維持低于均衡利率的正利率狀態,當諸多方面的相關制度條件成熟時,再全面放開利率,實行利率市場化。
(三)利率體系內部改革的次序性
1,貨幣市場利率率先市場化。這是因為貨幣市場參與主體是金融機構,資金頭寸價格的市場化對社會公眾和整體經濟社會的直接影響較小,而且貨幣市場利率容易受到貨幣當局監管和控制,由于貨幣市場利率示范性較強,以此利率的市場化為突破口,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利率改革實踐的一般做法。其次,貨幣市場是貨幣當局實施貨幣政策的重要窗口,貨幣市場率先市場化,可以增強貨幣政策意圖的傳導。
2,貸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開。在經歷了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以后,各經濟主體已有了相當的金融意識、利率敏感度和對市場的理性預期,可以接受或適應更大范圍的改革——信貸市場利率的放開。就存貸利率而言,如果存款利率先放開,容易造成銀行提高存款利率進行價格競爭,加大金融風險危及金融安全。所以貸款利率的放開先于存款利率管制的解除是各國利率市場化的通行慣例。我國從1986年就開始實行浮動貸款利率的嘗試,先放開貸款利率有一定經驗優勢和改革基礎。現在的問題是在總結這些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加大貸款利率開放的步伐,使貸款利率水平逐漸實行以“優惠利率加上違約風險貼水和期限風險貼水”的定價模式,逐步接近使資金市場出清的均衡利率水平。
3,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場化。短期銀行存款契約轉換為長期銀行存款契約受到諸多因素——如流動性的制約,而長期存款轉換為短期存款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短期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先于長期銀行存款,那么短期存款利率的提高會導致長期存款向短期銀行存款轉換,從而加大銀行的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4,大額存款利率市場化要先于小額存款利率市場化。放開小額存款利率相當于放開了存款市場的所有利率,因為大量小額存款是銀行系統的主要資金來源,同時,如果仍被管制的大額存款利率低于被放開的小額存款利率,那么大額存款就會通過迅速轉換為小額存款利率來規避管制。實際上,對小額存款進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銀行存款市場的競爭是許多國家長期采取的措施。
二、漸進性原則
(一)經濟改革的漸進式
我國經濟的市場化過程起始于1978年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20多個年頭。在此間,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到“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有機結合”,最后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漸進演進序列。中國的市場化走了一條與前蘇聯、東歐各國市場化改革完全相異的道路。特殊的市場化推進方式給中國帶來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中國的市場趨向改革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經驗主義的改革哲學的指引下分步推進的,與前蘇聯東歐各國唯理性主義的“先設計、后實施”的激進式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的,也因此,在實踐中國國沒有采取前蘇聯及東歐各國的“一攬子式”的“大爆炸”方案,而是采取了邊際演進、增量先行、從體制外到體制內的改革步驟;沒有在短時期大規模推進私有化,并迅速放開物價,放開利率、放開外匯,而是采取了“雙軌制”轉軌的特殊形式;在新體制尚未建立之前沒有推毀舊體制,允許兩種體制同時存在,并行運轉。這種漸進式改革由于它的漸進性和試探性,從而實施成本相對較小,因而不會造成過大的破壞性的沖擊,并能在不發生大的社會動蕩、國民收入保持不斷增長的過程中,逐步實現改革的目標。經濟市場化改革的漸進方式,合乎邏輯地決定利率市場化的漸進性。
(二)相關的制度條件特別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亟待完善
成功的制度變遷并不容易,一般認為,只有當存在制度失衡,新制度安排的獲利機會出現,且變遷的收益比費用更高,制度變遷才會發生,與此同時,任何制度變遷的過程都要從歷史決定一種安排的變遷開始,然后才逐漸延伸到其他安排。然而不同社會的特定制度結構決定著不同的信息和交易費用,并不能保證一個制度失衡會引起向新均衡結構的立刻移動,制度變遷的過程本質上可能是逐漸演化的。
利率制度的變遷,需要相關的制度條件的成熟,就我國而言,制約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制度瓶頸主要是尚未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因為利率機制的運行最終必然要作用于微觀經濟主體。利率杠桿能否發揮作用,利率調控是否奏效,取決于金融企業能否對利益誘導的利率政策作出靈敏的反映,取決于企業投資是否具有較高的利率彈性。實踐表明,唯有建立和完善包括金融企業在內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利率市場化才有良好的制度環境。因此,當前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應著重實施以下配套改革:一是加大中小企業民營化的進程,使其從根本上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機制;二是進一步轉換大型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使之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三是逐步推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從根本上觸動商業銀行產權和所有制問題,并把政策性貸款完全從商業銀行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真正的商業化經營的市場主體。
(三)利率調整與利率放開磨合過程的延時性
利率機制改革從總體上來說,可歸納為“調”和“放”兩道工序,調是利率水平的調整和利率結構的理順,實施調整的主體是中央銀行;放是利率管理體制的改革,即打破傳統僵化的利率管理體制,撤銷利率管制,讓利率水平、結構在市場中由供求雙方形成,中央銀行只對利率進行監測、引導。調是利率市場化的基礎,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放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實質,只有對利率管理體制進行根本的改革,利率市場化才能真正實現。鑒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調”和“放”應相互結合,邊調邊放,有調有放,最后達到中央銀行只掌握其基準利率,其余利率全面放開的利率市場化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社環,利率自由化——理論、實踐與績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岳忠憲,陳偉光,欠發達國家利率自由化比較與借鑒[J],金融研究,1997,(5),
[3]岳忠憲,陳偉光,中國利率機制與市場化研究[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8,
[4]課題組,國外利率市場化的經驗教訓[J],中國金融,2002,(4),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