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7 15:06 來源:吳文超
證券集中交易的含義
集中交易是區別于非集中交易而言的。在未實行集中交易前,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主要采用以營業部為獨立運作單位的模式,各營業部分別在交易所申請席位,客戶委托由營業部獨立處理,并直接轉發交易所,同時,來自交易所的成交回報也直接發回各營業部。與此相對應,在IT上,證券交易系統也設立在營業部一級,所有交易數據也都存放在營業部。這種方式,由于其關鍵數據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營業部中,所以存在以下問題:
●缺乏一個公共接入平臺,以實現基于內部網、互聯網、 CallCenter、WAP等的多種渠道接入
●缺少包含客戶、交易、管理各分類信息的總體數據,總部不能對營業部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監控
●安全漏洞和系統風險大,數據的安全性難以保障
●業務創新、技術創新的時效性差,新產品投入市場周期長
●難以建立客戶服務中心等個性化服務體系,缺少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手段
●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
●難以整合企業級資源,競爭資源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且成本高昂
●管理半徑過大,系統的維護非常復雜、煩瑣,管理力度疲弱
隨著我國加入WTO后證券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IT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營業部運作模式需要改革,改革的核心在于交易模式的變革,而交易模式變革的核心在于集中交易系統。在集中交易模式下,營業部所有的委托均經過集中交易系統審核后進入交易所,所有客戶數據均保存在總部信息中心,并作為核心數據。集中交易系統由強大的總部系統和瘦營業部系統構成。其中,總部系統是一個執行交易處理和清算處理的處理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數據中心和網絡中心。瘦營業部系統提供交易渠道、信息服務和行情服務。在集中交易模式下,未來的證券公司營業部定位為一個綜合業務渠道和客戶服務窗口。
實行集中交易的意義
集中交易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非集中交易存在的弊端,其重要意義可歸納如下:
1.有利于降低券商交易代理成本,提高技術系統的運行與維護效率,促進證券公司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集中交易,可使證券營業部從有形化過渡到無形化,并直接減少與交易所的接人費用,實現通過無形市場擴大業務規模的同時,經營成本能得到大幅度降低。技術上,大量的運行和維護工作都集中在總部端進行,做一次系統升級和技術改造不會像從前一樣反復在各個營業部進行,系統運行和維護效率可得到較大提高,這也意味著運行和維護成本的降低。
2.有利于總部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集中交易后所有交易業務都通過一套總部系統完成,券商就很容易建立一套高效的實時監控系統對全公司交易過程中的異常交易、異常賬戶、異常操作實時監控,提前采取措施來化解風險。
3.有利于創建信息系統基礎平臺,實現公司數據共享,為管理層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
數據大集中后很容易實現數據共享。采用數據倉庫技術,對各種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為公司管理層總攬全局、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據。
4.有利于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提升服務水平
依托具有良好擴展性的證券集中交易平臺,券商可制定公司級的營銷和服務戰略,調整組織結構和組織職能,打造全新的工作流、信息流和業務流,不斷推出符合客戶需求及市場特點的業務產品和服務措施。
集中交易系統的建設
1.集中交易系統建設的目標和應遵循的原則
目標可歸納為:實現集中交易,滿足交易峰值要求;系統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等特點;能夠向用戶提供網上交易、電話委托及Callcenter服務、現場委托、手機炒股、通買通賣、銀證轉帳以及銀證通等服務。
應遵循的原則:
●保證系統設計容量充分滿足業務的需要
●保證系統運行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提供充分的系統擴展能力
●提供集中管理能力,保障數據安全
●避免任何單點故障
2.集中交易系統的技術實現
(1)主機系統應選用高性能的企業級小型機以上的數據庫服務器,服務器必須具有良好的擴展能力、兼容性、高可用性、網絡聯接能力、靈活配置的結構及先進的系統管理能力,能夠適用于關鍵的高實時性的業務系統。
(2)在體系架構上,從部件到主機系統、網絡通信系統均采用冗余設計,杜絕從單點故障到系統故障的各級別故障的發生對系統運行可能造成的中斷。
(3)至少安裝兩臺中央主機系統實時并行處理,互為熱備份,并能根據各自負載情況分配任務,實現主機的負載自動均衡;除此之外,還應單獨安裝一臺主機建立本地二級熱備系統,對中央主機系統內容實時復制。
(4)營業部到總部應選用不同電信運營商的至少兩條通信線路互為備份;而總部到交易所天地互備。
(5)有條件的券商可建立異地的災備中心,和總部運行中心數據同步,保證在總部運行中心出現重大災難故障時,能啟用災備中心進行正常交易。
(6)總部運行中心機房應嚴格按照國標要求建設,有良好的防雷、防火、防靜電措施,電源系統有冗余設計;有條件的券商可配備必要的發電設備。
(7)軟件系統采用三層架構,應用層數據與交易基礎核心數據分離,以提高系統的安全穩定性,且方便管理;核心數據庫應選用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高安全性的大型數據庫系統;對柜臺系統應用程序應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和過載測試,保證系統的峰值處理能力。
(8)歷史數據庫與當前數據庫分離,提高主機系統的運行處理能力和響應速度。
集中交易系統的風險控制分析
1.集中交易系統的主要安全威脅
●主機系統故障
●通訊和網絡系統故障
●電力故障及UPS設備故障
●軟件故障
●非法攻擊
●病毒
●火災、地震等災難性故障
●數據安全
●人員安全:道德風險、核心人員的流動
●運行管理
●制度和流程
2.與非集中交易系統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對比
實施集中交易后,多點的分散風險匯集成了一點的集中風險,如同雞蛋放在了同一個籃子里,一旦總部端出現技術故障,整個公司的數據將無法進行交易,將會對全公司造成影響,如果是重大技術故障,其后果將是災難性的,因此其風險度高于非集中交易。但另一方面,如我們能很好地解決系統運行中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可靠性問題,這些風險點比非集中交易系統應能更好控制。
3.集中交易系統主要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
雖然集中交易系統的風險度高于非集中交易,但從提高券商核心競爭力的經營戰略上來說,集中交易還是利大于弊。那么,如何解決好集中交易系統的風險問題呢?我們認為可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1)構建“兩個中心、三級備份”的系統整體風險防控體系。所謂兩個中心,即券商總部的生產運行中心和獨立于總部的災難備份中心;三級備份是指主機系統的雙機并行處理熱備份、本地二級熱備份以及災備中心第三級熱備份災備中心與生產中心數據同步并與營業部、交易所建立了必需的網絡連接,在總部生產中心出現重大事故時,能保證啟用災備中心集中交易系統進行正常交易。
(2)對整個信息流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分析,建立從部件如交換機、路由器、重要設備的網卡,到電源系統、網絡及通訊線路、主機系統、重要數據等關鍵風險點的冗余備份,消除設備的單點故障以及系統的整體故障,確保系統的安全可靠連續運行。
(3)建立對系統中重要環節的設備及應用出現故障、緊急情況的危機處理制度和流程,并定期演練,對演練要解決的問題、過程、結果做好記錄和總結。
(4)實行開發和運行維護人員分離,配備充足的系統運行管理人員并崗位互備且合理配置,對其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嚴格把關,加強培訓、考核和梯度建設,不斷提高維護人員的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
(5)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并加強對制度的執行落實。應制定的主要制度有:機房出入及安全管理制度、設備安裝及管理制度、數據備份與恢復制度、用戶賬戶及權限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及防火墻管理制度、系統運行日志管理制度、人員的管理和培訓考核制度、系統運行日常操作流程、系統的應急處理制度和流程、應急處理的演練制度等。
總之,面對市場的競爭態勢以及券商自身生存發展的迫切要求,集中交易模式將成為券商調整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對于其重要性,業內人士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各方面的信息也越來越清楚地表明,證券集中交易模式有可能成為中國證券經紀業務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集中交易系統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也同樣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誠然,也只有充分解決好了集中交易系統的風險控制問題,集中交易模式也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