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4 08:29 來源:魏忠東
近來一個時期,金融系統不斷出現各種弊案,上至大小行長,下至經理柜員,涉及資金巨大,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對此,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近日在東北、安徽等地調查中明確表示,要積極采取措施,堅決遏制案件高發的態勢。
對于具有“三鐵”信譽的金融行業,為什么連連出現弊案,這些弊案又能說明什么呢?
首先,金融犯罪有著社會滋生的溫床。當前金融行業正處在新舊體制的轉軌時期,這一時期金融行業的機制創新和利益格局的打破,是當前金融領域犯罪現象突出的社會原因,金融犯罪作為改革時期的產物,它是尚未真正建立起金融新秩序與市場經濟新秩序而派生的社會毒瘤。在新舊體制的交替過程中,特別是我國入世后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全面加大,各種隱蔽矛盾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甚至釀造成金融案件,這是產生金融犯罪的社會根源。
其次,法制、規章制度執行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制結構、經濟類型、分配形式等都呈現多元化。由此帶來犯罪主體的復雜化和犯罪客體的多重化以及犯罪形式的超前化,現有的法律規范已難以適應商業銀行運營發展的需要。同時,由于金融法制尚不健全,金融管理職能界限尚不分明,使得金融違法犯罪分子有隙可乘,這也是近年來我國金融犯罪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第三,金錢至上誘發金融犯罪。隨著我國金融與世界的接軌和融合,蜂擁而至的西方思潮和良莠參半的“現代文明”,同我國長期遺留下來的封建殘余思想結合在一起,嚴重腐蝕和沖擊著一些意志薄弱的人,特別是部分人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舊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特定條件下惡性膨脹,成為實施金融犯罪的催化劑。他們的犯罪動機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型,而是揮霍享受型、營利型及為子女謀利型;他們抵不住高消費生活方式的影響,在“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支配下,往往不惜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四,有章不循導致金融犯罪增多。由于少數金融單位、部門內部管理混亂,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有章不循,部門內部缺乏監督、制約機制,在客觀上助長了這些人肆無忌憚地侵吞國家財產,大搞錢權交易的貪污、賄賂等犯罪活動。此外,還有些金融單位、部門領導在處理系統內部發生的違法違紀問題時,執紀不嚴,片面強調“內部消化”,從而導致違法犯罪分子有恃無恐地進行金融犯罪。
第五,金融官僚滋生金融犯罪。金融犯罪的猖獗與金融機構的官僚主義有著密切的聯系,腐敗現象和官僚主義不僅直接助長了貪污、賄賂以及金融犯罪的發生,而且引起了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甚至整個金融市場內部的混亂,為金融犯罪和其他犯罪行為的實施提供了機會,甚至成為犯罪分子逃脫懲罰的保護傘,這樣,無疑削弱了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預防和打擊金融犯罪的斗志和能力,刺激了犯罪分子實施金融犯罪的欲望。
第六,主客觀原因缺失導致金融犯罪增加。從主觀原因看,一些不法分子受錢欲驅使,見利忘義,思想霉變是引發犯罪的先導;個別銀行員工法制觀念淡薄,社會經驗欠缺,識別能力差是誘發犯罪的土壤;經商、炒股、謀第二職業欲發財致富是走向犯罪深淵的內在動力。從客觀原因看:一些社會消極因素是誘發職工犯罪的催化劑;銀行管理上的松弛和制度上的漏洞,導致金融犯罪滋生;進人把關不嚴,少數臨柜人員業務素質差,給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電腦微機作案以可乘之機;有些發案單位瞞案不報、壓案不查,打擊不力,處理不嚴,也是職工犯罪增多的又一客觀原因。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