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你逼_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_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_日本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_久久久精品99_九九热精

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金融不是虛擬經濟

2002-02-01 00:00 來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年第1期

  自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融的不穩定性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對國民經濟的負面影響成為國內各界關注的話題。“金融是虛擬經濟”的看法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虛擬經濟”這個詞本身就包含著一定的負面的價值判斷,容易讓人聯系到“虛幻”、“泡沫”、“不穩定”等等。

  我們不贊成“金融是虛擬經濟”的提法。因為,金融在經濟中起到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降低風險的作用,是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這種提法給人們的思想所造成的障礙會直接反映到實踐中,不利于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

  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國由于實行資本管制,所以幸免遇難。中國在這次危機中并沒有受到直接的金融打擊,但是東南亞國家的慘痛教訓無疑給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的金融體制本質上并不比受到金融危機打擊的國家更為健康或更為穩定,幸與不幸的差別就在于:中國的金融體系基本上是封閉的,不允許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市場。但是,隨著全球經濟、金融的一體化進程以及中國加入WTO,中國遲早要融入全球經濟及金融體系中。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對中國金融體系感到憂心忡忡。國內經濟學界因而展開了有關中國金融體制及其穩定性的討論。并且,有許多學者提出了“金融是虛擬經濟”的命題,認為金融的虛擬性會導致泡沫的產生;所以,中國要“加強對虛擬經濟的宏觀調控”。關于“金融是虛擬經濟”的討論就始于此時。

  雖然,這些關于“金融是虛擬經濟”的討論有其合理之處,但我們不主張使用“虛擬經濟”一詞來描述金融,更不同意把金融活動及其載體看作是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的。我們認為,將金融定義為虛擬經濟不僅在邏輯上是不嚴密的,更會在實踐上造成人們的思想障礙,不利于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

  一、國內對虛擬經濟的理論討論

  在闡述我們的觀點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國內理論界對于虛擬經濟的相關討論。

  國內對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的定義往往是基于馬克思的“虛擬資本”這個概念。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提出了“虛擬資本”的概念,英文是“fictitious capital”,德文是“fiktiveskapital”。它包括銀行的借貸信用、有價證券等。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本質上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中信用制度和貨幣資本化的產物,信用化的過程即是虛擬化的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由于互聯網的興起,國外出現了與真實經濟“realeconomy”相對稱的虛擬經濟“visualeconomy”的概念。而此“虛擬經濟viaualeconomy”,非彼“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李劍閣,2001)。本文中所討論的虛擬經濟指的是fictitious economy.

  國內關于虛擬經濟的定義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指與虛擬資本有關的、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的經濟活動;通俗的講,就是以錢生錢的活動,虛擬經濟的產品就是各種金融工具,包括各種衍生工具(成思危,2001)。在這種定義中,整個經濟活動被劃分為兩部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實體經濟是指物質產品、精神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提供相關服務的經濟活動,不僅包括農業、能源、交通運輸、郵電、建筑等物質生產活動,也包括了商業、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而虛擬經濟則是指相對獨立于實體經濟之外的虛擬資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動。虛擬資本是市場經濟中信用制度和貨幣資本化的產物,包括銀行信貸信用如期票和匯票,有價證券如股票和債券、產權、物權及各種金融衍生品等(李曉西,2001)。而另一種關于虛擬經濟的定義則與上述定義略有不同:虛擬經濟的內涵是信用制度膨脹下金融活動與實體經濟偏離的那一部分形態,并沒有將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動視為虛擬經濟;而實體經濟指人類的生產、服務、流通和消費活動。其中的“生產”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物質生產,也包括精神產品的生產,如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秦曉,2000)。

  大體上,國內對虛擬經濟的定義分為以上兩類。一類是將整個金融劃分為虛擬經濟;另一類是將金融活動中與實體經濟偏離的那一部分看作虛擬經濟。無論是哪一種定義,基本上都是為了說明金融的不穩定性及金融的過度膨脹可能給整個經濟帶來的不良影響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我們還應看到虛擬經濟過度膨脹引致的泡沫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造成的巨大危害。泡沫經濟產生后,無論其持續時間有多長,最后均會發生破裂并引致嚴重的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多方面的損害。”(李曉西,2001)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只針對第一種定義進行討論和辨析,而對于第二種定義不再作討論。因為,第二種定義中,將金融活動中與實體經濟偏離的那一部分稱為虛擬經濟,可操作性不強,金融活動是一個整體,將其分為偏離所謂實體經濟和未偏離實體經濟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實體經濟活動本身也依賴于金融活動的順利進行,則金融是否偏離所謂實體經濟是無法準確判斷的。但是,第二種定義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提醒人們密切注意金融的健康發展,對于惡性膨脹的金融泡沫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不是虛擬經濟

  什么是金融?“金”指資金,“融”指融通,“金融”是社會資金融通的總稱。金融體系是有關資金的集中、流動、分配和再分配的一個系統。它由資金的流出方(資金盈余單位)和流入方(資金短缺單位)、連接這兩者的金融中介機構和金融市場、以及對這一系統進行管理的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構成。

  金融對于現代經濟的運行至關重要。鄧小平同志在1991年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概括地說,金融在經濟運行中起到了兩個最根本的作用:一是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分散風險。

  金融通過融通資金、傳遞信息、提供流動性支持等方面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資金融通。在市場經濟中,任何時刻都存在資金盈余單位和資金短缺單位,兩者之間有合作的可能:資金盈余方把多余的資金以獲得一定利息回報為條件借給資金短缺方,而資金短缺方在得到資金后可以順利地進行生產或消費,并為此付出一定的利息;這樣一來,雙方都從這個交易中獲得好處,是帕累托改進。由于資金盈余單位的錢可能是十分分散的,任何一個盈余單位都無力進行大的投資。通過金融中介——銀行,可以把這些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進行許多有利可圖的大項目,達到經濟學中所說的規模經濟。這樣,通過資金的融通活動,社會中的資金從生產率較低的部門(個人)流向了生產率較高的部門(具有規模經濟的生產部門),從而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整個社會的福利。

  信息傳遞。金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還通過其信息傳遞的功能得以實現。各種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期貨合約等等,不僅是金融交易的載體,而且它們的價格還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深化,經濟活動越來越復雜,任何一個投資人都無法了解經濟中的每個行業和行業中的每個企業。但是,社會中總可能有這樣的情況:一些投資人了解某些行業和企業,而另外一些投資人了解別的行業或企業;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形成對某行業或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判斷,并據此在金融市場上買賣相關的股票和債券。這樣,相關金融工具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或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信息。在這樣的金融市場中,資金朝著盈利能力好的行業或企業流去,因此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的確能夠看到金融工具的價格在某個時期并不能反映真實信息,尤其是存在經濟泡沫的情況下。但是,并不能據此就不發展金融了,甚至關門大吉。相反,還應當堅持發展金融,通過市場機制來最終找到真正的價格。這就好比要尋求真理,就應讓大家大膽發表意見,其中有許多謬誤,但最終真理可以戰勝謬論,被大家接受。如果一旦發現謬誤,就立即停止所有人的發言,真理就不可能產生。當然,此過程需要秩序、法規和監管。

  提供流動性支持。金融市場和各種金融工具的存在還為經濟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流動性支持,使得人們或企業可以更好地安排生產和消費活動,從而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一個企業在生產之前需要原材料,但是由于缺乏資金而無法從供貨商那里取得原材料;而該企業生產的產品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生產出來之后一定能產生較高的收益。如果這個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或匯票等,它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賣出金融資產,然后購買原材料,進行生產。金融資產與其他資產相比,容易兌現,可以為擁有者提供很好的流動性。這樣,一個有實際生產能力的企業通過金融活動使得自己的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由此可見,金融通過為經濟提供流動性支持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金融除了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還通過大數定律、提供專業化服務和套期保值來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風險。

  根據大數定律來分散風險。金融中的保險業增強了社會各個單位抵御風險的能力。比如,一個人一生中遇上車禍的幾率極小,而一旦遇上,損失幾乎是不可承受的。因此,許多人愿意現在付出一定的代價,用以換取在未來遇到災難時獲得賠償的權利,保險業由此應運而生。保險的存在使得人們只需平時拿出少量的資金投保,就不必擔心遇上災難時出現需要資金而不得的情況。這樣,保險通過把許多人聯合到一起而為他們提供了抵御風險的能力。這對于企業也是一樣的。

  金融提供專業化服務來降低投資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金融市場上廣為人知的一句諺語,意思是要進行多樣化投資。但是如果把雞蛋放入幾個不同的籃子,意味著要同日寸照看幾個籃子,人的精力是否足夠呢?因此,單個的投資者要實現投資的多樣化有一定的困難。另外,投資者還需要具備投資的知識、能力和信息,這些都是單個的投資者從精力、金錢和時間上難以承受的。而金融中介機構,如基金,則可以把單個投資者的錢集中起來,集中充足的資金和人力來實現多樣化投資和專家投資,從而降低風險。

  通過套期保值降低風險。套期保值是指投資者為預防不利的價格變化而采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它通常的做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進行兩組相反方向的買賣,從而使兩個市場上的盈虧大致相抵,以此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比如,一個企業生產鋼材,由于鋼材屬于大宗商品,企業的利潤受價格波動的影響較為嚴重,所以風險較大。企業可以進入期貨市場,通過套期保值交易消除因鋼材價格波動所帶來的收益風險。又比如說,一個進出口企業不僅面臨著產品價格變動的風險,而且面臨著匯率波動的風險。它可以進入外匯市場,通過外匯的遠期或掉期交易來消除外匯風險。因此,金融市場為這類企業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工具,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來降低生產和銷售中存在的風險,使得生產活動能得以平穩的進行。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金融在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降低風險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當人類社會發展到現今高度分工的階段,沒有金融活動的支持,是難以進行社會化大生產的。金融與整個經濟的關系是血液與生命的關系,而不是潤滑油與機器的關系。所以,我們不同意從概念上把經濟分為“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兩個相互對立的部分的做法,不同意“金融是虛擬經濟”的提法;我們認為金融與整個經濟根本就是一個有機體,是無法分割的。

  三、金融業本質上是服務業

  大量討論虛擬經濟的文章都把非金融的服務業歸為實體經濟,而又把金融歸為虛擬經濟。我們認為,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金融業本質上就是服務業。

  金融業是指為經濟中其他行業提供金融服務的行業,與非金融服務業具有相同的性質,都是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其存在都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或消費效率。例如,餐飲業是實體經濟,因為它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節約了那些不愿意做飯或沒有時間做飯的人的時間。同樣,以前居民需要到自來水公司交水費,到煤氣公司交氣費,到電信局交話費;而現在在銀行就可以把所有費用都繳納了,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非常的方便。同樣提供了服務,同樣節約了時間,沒有理由說餐飲業是實體經濟,而金融業是虛擬經濟。

  下面,我們從銀行、保險和證券三個行業的實際業務入手分析金融業,看看它在經濟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看看它究竟是游離于經濟的其他行業而獨立存在的,還是與整個經濟血脈相融、不可分割的。如果所謂的“虛擬經濟”是整個經濟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經濟活動,那么完全沒有必要冠以“虛擬”兩字。銀行業  金融市場的核心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既是最古老、又是現代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主要通過發行支票存款、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來籌措資金,用于發放工商業貸款、消費者貸款和抵押貸款,購買政府債券,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銀行所提供的大部分業務都是和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從存貸款業務來看,它是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在市場經濟中,在任何時刻資金盈余單位和資金稀缺單位都會共同存在。商業銀行通過其存貸款業務把兩者聯系到了一起;盈余單位把資金存放到銀行中(即存款),再由銀行以貸款形式將資金轉移到短缺單位手中(即貸款),完成了資金的融通。這對于企業、個人和政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是市場經濟中生產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是資金稀缺的單位。企業的經濟活動離不開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者缺一不可。例如,要興建一棟大廈,這項工程需要有鋼筋、水泥(物流),還需要工程師的設計(信息流),但資金如果不到位,大廈是永遠不會建立起來。資金可以是企業自身積累來的,但絕大部分需要從銀行貸款,對于流動資金更是如此。可以說,資金的融通對企業至關重要,沒有它,企業就像沒有血液的身體,一分鐘也活不下去。

  對于個人而言,個人也需要銀行的存貸款業務。舉一個常用的例子來說,一對中年夫婦,正在積攢一筆錢,準備將來供他們的孩子上大學,但錢放在家里不用,終歸有它的機會成本;而對于一個剛參加工作的人,要想憑借自己的積蓄來購房,即便薪水十分可觀,也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前者把錢存進銀行,后者從銀行取得貸款。這樣一來,前者無收益的資金就變成了能夠生息的資產,而后者也有了住房。交易雙方通過銀行的信貸服務都獲得了好處,實現了各自的需求。

  國家的中央政府,在許多時候也是資金稀缺的單位,片面追求自身資金收支的平衡也并不總是可取的。在國家財力緊張的情況下,通過發行國債借入適量資金,對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某些“瓶頸”部門加以投資,往往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

  從中間業務(包括表外業務)來看,商業銀行往往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戶辦理各種委托事項,并從中收取手續費,因此處于服務者的地位。從性質上講,中間業務和服務業是完全一致的。譬如說銀行匯兌,付款人將現款交付給銀行,由銀行把款項支付給異地收款人,銀行收取其中的手續費。其提供的服務,和在郵局寄信是同一個道理。同樣,我們認為,結算業務、租賃業務、信托業務、信用卡業務等中間業務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實實在在于經濟中發揮作用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是銀行給客戶提供的一種服務。再如銀行承兌匯票,假設A企業在未來將會有一筆收入,而現在又急需用資金來購買原料。于是A企業向其開戶行申請開出承兌匯票,把該匯票“背書”后用來購買原料,并承諾把未來的收入支付給銀行。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銀行對企業的短期貸款,沒有這張匯票,A企業的生產無法得以進行,它起到了資金融通的作用。同時,這張匯票產生后,還可以帶動一系列的生產:A企業支付給B企業,B企業支付給C企業……在這樣的信用鏈條上,每一個企業都因此而獲得好處,可以有效地安排生產。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還是中間業務(包括表外業務),都是在為經濟中的各個單位提供這樣或那樣的服務,幫助它們更有效地安排生產和消費,是經濟運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證券業

  證券業是金融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一級市場即發行市場來看,完成了有價證券由發行者向投資者轉移,以及資金由盈余單位向短缺單位轉移的過程。為企業的資金融通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我們知道在企業的高速發展時期,僅僅依靠內部積累往往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要,必須從外部獲得資金。企業要么向銀行借款,要么發行股票或者債券。同銀行貸款和債券相比,利用股票融資不但可以增加企業的資本金以供企業長期使用,而且企業經營的風險也由股東承擔,可以降低資產負債率,減少償債壓力,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優化了資源的配置。

  從二級市場即交易市場來看,它是已發行的證券在投資者之間流通的市場。在一級市場發行的證券,必須能夠在二級市場上順利地流通,才能對投資者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從而使證券的發行能夠順利進行,使企業融通資金變得可能。這一點對于風險投資有著特別的意義,如果沒有二級市場提供流通性極高的退出通道,風險資本就不會介入高科技創業投資,高科技的突飛猛進就是不可想像的。

  有效市場理論告訴我們,有價證券交易的價格可以反映宏觀經濟狀況和上市公司基本面,起到信息傳遞的功能。當然,即使在一個成熟的、強有效的市場價格和基本面也往往有所偏離,而對于像我國這樣新興的證券市場而言,這種偏離還可能更大。但是無論上市公司如何粉飾,這種偏離終究會消失,股票價格最終要向真實的價值回歸,市場以連續14個跌停來回應銀廣廈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

  從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來看,包括期貨、期權市場等,其產生的原因是為了規避商品或金融資產價格變動的風險。例如期貨,期貨交易最早是在商品交易中出現的。農產品的生產是有較長周期的,農民在播種季節做出生產決策,但是等到產品收獲的時候可能市場行情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價格如果上升,自然有利于農民,但是萬一價格下降,農民就可能蒙受很大的損失。為了克服這種不確定性,期貨合約和期貨交易所便應運而生了。期貨的產生給生產者提供了一種避險的工具,使得生產活動的風險能夠從生產者向期貨的購買者以及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者轉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在20世紀50年代研究發現,在全世界成熟的期貨市場上,實物交割量只占總交易量的1—5%,但這決不意味著95—99%的交易都是毫無意義的投機。如果沒有那些愿冒風險的投機資本的參與,在高度放大的交易量中提供規避風險和發現價格的功能,那1—5%的實物生產和流通就會遇到很大的阻滯,承受很大的風險(李劍閣,2001)。當然,當出現金融指數期貨期權以后,情況變得更加復雜,但金融衍生產品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沒有改變。

  保險業

  保險業主要可分為壽險、財險和再保險三種業務。無論是壽險還是財險,一方面它們都通過接受客戶的保單獲得資金,然后再把資金投資于股票、債券、基金等,構成了資金融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另一方面,它們最為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個體提供了克服不確定性、規避風險的工具,為“實體經濟”的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證。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例如運載火箭的發射,如果沒有保險的話,一次火箭發射的失敗所帶來的損失足以讓任何投資者望而卻步。

  四、泡沫經濟和金融沒有必然聯系

  經濟泡沫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不均衡現象,具體表現為上下起伏的經濟周期。泡沫經濟是指經濟過度膨脹引致的某種資產的價格迅速的膨脹;其形成過程為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陡然漲價,價格上漲的預期吸引了大量新的買主,這些新買主一般只是想通過投機獲取價差、牟取利潤,而對所買賣的資產的實際使用價值或盈利能力不感興趣;由于新買主的不斷介入,價格節節攀升,形成泡沫經濟現象;一旦價格上漲的預期發生逆轉,價格暴跌,泡沫破裂,便引發支付危機并導致整個經濟衰退。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泡沫的產生、膨脹及破滅不只是發生在金融領域。發生在17世紀的荷蘭的郁金香泡沫便是一個典型例證。1635年,那些珍貴品種的郁金香球莖供不應求,加上投機炒作,致使價格飛漲20倍。在投機的巔峰時期,其價值甚至抵得上一幢好房子。但是,1636年由于供應增加,郁金香價格又狂瀉90%。到1637年1月,荷蘭郁金香市場儼然已變成投機者伸展拳腳的、無序的賭場。當局痛感市場投機的危險,最終采取了一些極端措施來制止任何形式的投機行為。以史為鑒知興衰。荷蘭在17世紀的空前繁榮,成為當時西歐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自17世紀末起,荷蘭由盛而衰,在18世紀甚至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昔日的經濟霸權地位。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荷蘭當時貿易的極不穩定,商業缺少有力支撐。由此可見,嚴重的經濟泡沫所導致的泡沫經濟未必一定與金融相聯系。

  日本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產生的泡沫和美國經濟90年代末在股市上產生的泡沫對我們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些泡沫與金融有關,但不一定是由金融引起。在80年代中期的廣場協議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房地產和金融資產泡沫嚴重。90年代初在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破滅后,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蕭條,至今不能自拔。究其原因,房地產和金融究竟是什么樣的動態機制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美國的信息產業和股市及風險投資的動態機制也有待進一步研究。把金融作為經濟泡沫的罪魁禍首的結論過于簡單,為時過早。

  應當指出,由于金融業服務的載體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服務業的特性:金融工具沒有保存的問題,流動性極強,且交易活躍。金融及金融工具的這些特性使之成為現代經濟中最容易產生泡沫的領域之一,因此也對金融業及金融市場的監管提出了高于一般服務業的要求。

  五、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金融監管是積極的金融發展戰略

  由于金融活動對整個經濟的重要性及金融工具所具有的特性,加強金融監管是金融發展的應有之意。完善的金融體系意味著一個發達的金融市場和一個公平、公正和有效的監管體系。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金融就極可能成為經濟不穩定的源頭之一。金融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監管與規避監管之間不斷沖突和妥協的過程。監管從來就不是面面俱到的。它在不斷地發展著;針對市場出現的新的情況,采取新的應對措施;而它的原則卻是基本不變的,那就是公正、公平和效率的兼顧。從美國金融業從分業經營走向混業經營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監管制度一直在這三者之間尋求一個最優的平衡。有效的監管可以減少市場中的欺詐行為,讓“看不見的手”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有利于金融更好地發揮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分散風險的作用,有利于整個經濟的平穩運行。

  所以,與一味地強調“嚴格控制金融的發展,管住金融業”的思路相比較,建立一個發達的金融市場和公正、公平、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是一種更為積極的金融發展戰略,一種更為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的方法。或許,我們的全部討論的意義就在于此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网红女主播免费视频 |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免费毛片精品 | 黄色小视频网 | 91网页入口 | 国产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午夜 | 免费av一级片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 | 岛国二区| 免费久久精品 | 久久伊人国产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日韩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成人 | 亚洲免费小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99九九视频 | 欧美激情免费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 免费一二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www | 美日韩成人 | 99久草| 日本爱爱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浪潮 |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毛片一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 | 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 麻豆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