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慶市投資3000萬元整治龍鳳濕地
作為亞洲最大的城中濕地、大慶的“城市之腎”,龍鳳濕地出現的刺鼻異味和大面積綠藻,引起廣泛關注。在市委、市政府的督促下,經環保、水務、林業、城管等多個部門的“望聞問切”,病因終于被找到——直排的污水和底泥發生了化學反應,而新鮮水又補充不足。目前,給龍鳳濕地“大換血”的“治療方案”,已開始實施。
3月26日15時,在泥濘的現場看到,濕地內一條8.3公里長的溝渠,蜿蜒曲折地從跨線橋下穿過,6臺挖溝機正在給溝渠整形。
“這條溝深1.7米,上面寬20米。”市水務局河湖辦主任于彥軍介紹說,這條溝渠將成為給濕地“換血”的“主動脈”。按計劃,5月1日以前,將有1000萬噸嫩江水,以每秒10噸的速度流進這條溝里,給龍鳳濕地補水。
市水務局副局長程高城說:“在置換和稀釋水體給濕地‘大換血’的同時,還要把發生了化學反應的部分淤泥,清理出去。這是一期工程,總投入3000萬元,難度非常大。”
難度大的原因,一是時間緊、任務重。
“病因”找到后,市委常委會要求以最快速度拿出“治療方案”。市水務局迅速組織20多名技術骨干,現場測量、勘探、水質化驗、請專家論證、設計圖紙……不到10天就拿出了方案。
“不打破常規的話,得一個多月才能做完。”程高城說。
與此同時,市發改委第一時間批復建設方案,市財政局快速完成設計評審,市采購中心立即招標施工和監理隊伍。
第二是挖溝難。程高城說:“凍方才好挖,開化后機械和人就上不去了,所以我們24小時連續作業,10天挖了30萬立方米。”
“這個月16號開的工,一開始上了130多人,60多臺機械。”于彥軍說,“再有10天全部完成,搶出來10天工期。”
再有是協調難。規劃、土地、通訊、電業、供水、交通、石化等部門都做了大量工作,龍鳳區也多次召開協調會,這才解決了征地問題,保證了工程順利進行。
預計6月30日之前,龍鳳濕地異味整治一期工程將全面完成,達到減少異味、抑制綠藻生長的效果。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