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訊,財政部稅政司官員表示,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政策意在鼓勵投資者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政策將會長期穩定不會出現頻繁變動。另據財政部預算司官員透露,財政部剛剛完成2013年地方債配額,地方政府正在向當地人大遞交地方債收支報告,首期地方債招標發行至少在1個月以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稱,企業和個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上述官員告訴記者,地方債利息所得可以不計入收入,直接免交所得稅,并不需要先交所得稅后退還,政策出臺是為提高投資者回報率,鼓勵投資者購買債券。同時,此項政策會長期有效,不會頻繁變動。
在財政部科研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看來,在資金成本整體偏高背景下,出臺一個這樣的政策,很明顯意圖就是為鼓勵投資者認購地方政府債券。
按照計劃,今年全年財政部將代理發行35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為2009年地方債發行以來,額度最高的一次,此前2009年到2012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分別為2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2500億元。財政部預算司官員告訴記者,今年首期地方債招標發行至少在1個月以后。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是否會增加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趙全厚告訴記者,各地地方政府債務的確存在一定償債壓力,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
“一方面,地方政府資產都已經固化在某些項目上,短期內很難變現;另一方面,雖然政府未來財政收入能夠保持較高的水平,但是短期內償債高峰集中到來后,未來的收入不能彌補現有債務空缺,導致地方政府很難償還已有債務。這些情況都會增加政府償債壓力,給地方政府帶來流動性風險。”趙全厚表示。
趙全厚認為,整體來看地方政府會有一個整體償債高峰,但不同地方政府所面臨的風險和壓力并不盡相同,一些大規模建設型城市償債壓力會比較高,比如云南就是其中代表。不過,另一些城市面臨的償債風險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壓力并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