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上半年稅收增長結構分析:企業所得稅高速增長
2008年上半年稅收增長的結構性分析
一、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長的總體情況
從總量看,今年上半年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31425.75億元,同比增長33.5%,增收7890.94億元。
從增收結構看,國內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分別增長22.6%、18.4%和25.6%,流轉稅合計增收2781.35億元,占增收總額的35.25%;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41.5%和27.2%,所得稅合計增收2776.60億元,占增收總額的35.19%;海關代征進口產品稅收、關稅分別增長34.7%和40.2%,進口稅收合計增收1288.76億元,占增收總額的16.33%.
今年上半年,我國稅收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各稅種對應稅基較快增長、稅務機關加強稅收征管,并不是國家從制度上加重稅負的結果。相反,今年上半年,我國出臺了很多減輕企業或個人稅收負擔的稅收政策,如降低內資企業所得稅率和證券交易印花稅率,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上半年稅收收入的增長和去年同期的增長相比還有一些不可比因素:一是由于匯算清繳和上年四季度或12月份稅款在今年1月份入庫的因素,上年度企業利潤大幅增長反映在本年度的所得稅上,使所得稅多增加近2000億元;二是去年下調出口退稅率翹尾因素,使出口退稅少退400億元左右;三是去年5月底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上調,今年前4個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翹尾增收460億元左右。如果扣除這些不可比因素,今年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長21.3%.
稅收收入的增長從根本上源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具體分析某個稅種收入增長原因,主要看其稅率、稅基和稅收征管情況,在稅率水平不變和征管水平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稅收的增長速度是由稅基的增長速度決定的,不能簡單地直接由GDP的增長速度來推算。在我國現行的21個稅種中,有些稅種的稅基和GDP關聯性較大,有些稅種的稅基和GDP沒有或較少直接的量的對應關系。從總體上講,財政收入增長源于經濟增長,但與GDP增長并不是直接的量的對應關系,兩者之間不能作簡單直接的比較。
二、主體稅種收入的增長情況及原因
(一)國內增值稅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個別行業增值稅同比下降。
一般而言,增值稅的稅基大體相當于第二產業——工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中商業的增加值。由于我國實行的是生產性增值稅,固定資產所含稅款不能抵扣,增值稅的稅基實際上比工商業增加值還要大一些。
GDP是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之和,由于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較低,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會高于GDP的增長率,如2008年上半年GDP增長10.4%,第一產業增加值只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5%,而增值稅主要來源于二、三產業增加值,即便增值稅的增長與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同步,也會高于GDP的增長。再加之物價上漲因素,使得按現價計算的增值稅的增長率比按不變價計算的GDP的增長率更高。另外一點是由于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也使得增值稅稅基的增長高于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從而更使增值稅的增長率高于GDP的增長率。
1-6月份,國內增值稅收入完成9484.23億元,同比增長22.6%,具體原因如下:
一是工業增加值繼續高速增長,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28%左右,比去年同期略有加快;
二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加快增長, 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1%,比去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
三是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快速增長,1-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6%,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分行業看,原油、煤炭等行業的增值稅增長迅猛,分別增長35.4%、45.3%,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加快42和30個百分點。原油和煤炭增值稅迅猛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按現價計算的增加值增長比較快,1-5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煤炭開采與洗選業的工業增加值現價增長率分別為42%和46%左右。電力、成品油、有色金屬的增值稅下降或增速大幅回落。其中,電力、有色金屬增值稅分別增長8.9%和5.7%,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12.3和32.8個百分點;成品油增值稅比去年同期下降49.7%,完成收入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電力、成品油增值稅增速下降或回落,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升和價格管制導致的增值能力下降造成的。1-5月,全國電煤價格上漲近1.2倍,而電力價格卻基本維持不變;原油價格上漲49%,成品油價格1-5月卻保持不變。有色金屬增值稅大幅度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煤炭等能源成本大幅度上升,二是有色金屬價格下降,1-5月,全國銅、電解鋁、鋅等有色金屬價格同比分別下降6.2%、6.7%和39.5%,一升一降,造成這些產品的增值能力大幅降低。
(二)國內消費稅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1-6月,國內消費稅完成1346.4億元,同比增長18.4%,與去年同期的增速基本持平,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4.3%.其中,卷煙消費稅增長19.9%,汽車消費稅增長18.6%,成品油消費稅增長12.9%,三品目合計增收額占消費稅總增收額的91.65%.
消費稅的稅基是汽車、成品油、煙、酒等14類特定商品的銷售額或銷售量。消費稅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原因是:一是受到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主要品目如卷煙、汽車、汽柴油的產量保持了平穩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18.1%和8.2%;二是受國際金價持續攀升影響,貴重首飾的銷售額大幅提高,帶動貴重首飾消費稅同比增長42.7%,比上年同期加快13.3個百分點。
(三)營業稅收入總體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5月開始回落
1-6月份,營業稅完成4050.09億元,同比增長25.6%,比上年同期回落1.6個百分比,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2.89%.
雖然上半年營業稅收入增長仍然比較快,但5月份以來單月營業稅增速已經低于前期的累計增速。5月份營業稅增長17.9%,比前4個月累計增速回落了11.9個百分點;6月份營業稅增長13.8%,比前5個月累計增速回落14個百分點。
營業稅的稅基是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等9個行業取得的營業收入。上半年,這些行業中部分行業營業收入增長減慢,造成營業稅增速回落:一是今年1-5月證券市場低迷和去年同期證券業營業收入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了金融保險業營業收入的增長,其中,6月份銀行業和證券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和30%左右。二是緊縮貨幣政策和居民購房意愿持續降低使商品房銷售額下降,影響了房地產業營業稅,前5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下降了7.2%、2.8%,增速回落21.3、31.5個百分點,前6個月,房地產營業稅同比增長18%,比上年同期回落20.3個百分點。
(四)企業所得稅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1-6月份,企業所得稅收入7912.72億元,增收2319.25億元,同比增長41.5%,比上年同期加快1.5個百分點,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25.2%.
企業所得稅增長較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匯算清繳方面的原因。新稅法規定,企業要在5月底前完成2007年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匯算清繳,再加上稅款劃轉入庫的時間,因此,今年1-6月份的所得稅收入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匯算清繳去年全年的所得稅;二是繳納去年12月份或第4季度的所得稅;三是預繳今年1-5月份或第1季度的所得稅。據稅務總局的數據,2008年1-6月份匯算清繳2007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收入為3284.94億元,比上年的匯算清繳數增加1261.46億元,占全部增收額(2319.25億元)的54.4%.由于匯算清繳主要和企業上年度經營效益情況有關,而2007年企業利潤增長較快,特別是去年金融企業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28倍,因此2008年上半年的企業所得稅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金融企業所得稅增長86.3%,增收額占所得稅總增收額的44.3%.如果剔除匯算清繳因素和今年1月份預繳的去年4季度或12月份所得稅收入,上半年入庫的企業所得稅中,預繳今年1-5月份的收入為2794.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6.4億元,增長13.68%.這個增長速度,反映出了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20.9%)比去年同期增速(42.1%)大幅度回落的情況,也反映出了內資企業所得稅率降低的影響。
二是新稅法本身的原因。首先,新稅法將外資企業稅率提高到25%,并對外資企業匯出境外的股息紅利恢復征收預提所得稅,使1-6月外資企業所得稅增長43.7%,比內資企業所得稅增速高出4.2個百分點。其次,新稅法取消了新辦三產、新辦勞服等企業稅收優惠,從而提高了企業所得稅收入增長速度。
三是稅收征管方面的原因。首先,稅務部門調整了企業所得稅的預繳口徑,規定預繳所得稅時不再允許抵扣以前年度虧損,只能在次年年初匯算清繳時一次性抵扣,同時,對2007年底前認定并享受15%低稅率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資格重新確認之前一律暫按25%的稅率預繳,這兩項預繳規定都導致今年1-6月份所得稅提前入庫或虛增。其次,稅務機關嚴格規范了金融企業呆帳損失稅前扣除條件,要求金融企業必須提供呆賬損失的合法依據和證明材料,大大增加了金融機構的入庫稅款。
(五)個人所得稅繼續快速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
1-6月,個人所得稅完成2136.73億元,同比增長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3個百分點,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6.8%.其中,工薪所得稅收入1308.05億元,同比增長41.2%,比上年同期加快5.8個百分點,而儲蓄利息所得稅收入下降28.9%.
個人所得稅的稅基是個人(主要是城鎮居民)收入,其中主要來源是工資收入。今年上半年,在工資薪金費用扣除標準提高的情況下,工薪所得稅收入仍保持了較快增長,且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和加強對高收入群體稅收征管的結果。一季度,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工資同比增長18.3%,與此同時,稅務機關普遍加強了對個人收入尤其是高收入人群收入的監控,提高了個人所得稅的足額征收率。
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利息稅政策調整。去年8月,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稅率由20%下調到5%,其減收效應在今年上半年完全體現出來。
(六)進口稅收加快增長,出口退稅增速大幅回落
1-6月,進口環節稅完成3963.59億元,同比增長34.7%,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關稅完成937.02億元,同比增長40.2%,比上年同期加快20.6個百分點。進口稅收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5.6%.
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的稅基是一般貿易進口額。進口稅收強勁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進口快速增長。1-6月,累計進口總額5675.64億美元,同比增長30.6%,比上年同期的增速提高了12.4個百分點。二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推動了進口額的成倍增長,進口稅收隨之大幅增長,比如,我國對大豆、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進口依存度高達50%以上,上半年這些商品價格大幅攀升,在進口量增長不多的情況下進口額成倍增長,大豆、原油、鐵礦石進口量分別增長24.4%、11%、22.5%,進口額分別增長121.8%、85.8%、117.3%.
1-6月,出口退稅2882.29億元,同比增長7%,比上年同期回落23.4個百分點。出口退稅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口增速放緩。1-6月,累計出口總額666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1.9%,比上年同期的增速降低了5.7個百分點; 二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為降低“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和應對小麥、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食品結構性上漲而下調了出口退稅率,翹尾因素使出口退稅少退400億元左右。比如,鋼坯、鋼材、焦炭、玉米的出口量分別同比下降97%、20.2%、7.5%、96%,而大米的出口量增速也減小到9.6%.
(七)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速大幅回落
2008年上半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完成836.86億元,同比增長28.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78個百分點,增收184.5億元,不足上年同期增收額的三分之一。證券交易印花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2.66%.
證券交易印花稅的稅基是證券交易總金額。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證券市場持續低迷,成交量和股票市值均大幅降低。今年上半年,滬、深股指兩市日均成交量1406億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23.59%,目前兩市流通市值不到6萬億,僅相當于年初流通市值的三分之一。二是4月23日證券印花稅稅率調低后,稅收收入明顯減少。印花稅調整前日均征收印花稅9.1億元;調整后日均征收印花稅2.5億元,與調整前相比減少72.53%.
三、其他稅種的增長情況及原因
(一)契稅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明顯回落
2008年上半年,契稅收入完成73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8個百分點。契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2.3%.
契稅的稅基大體相當于土地和房產的交易總金額,土地的交易額與國土部門的用地規劃密切相關,房產的交易額主要受新建住房和二手房的交易量和價格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契稅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原因是土地市場交易依然活躍。據統計,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的土地面積同比增長了13.7%,同時,土地成交價格也保持穩步增長,北京等主要大中城市的土地成交價格平均增長在20%以上。
契稅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以來商品房交易市場觀望氣氛濃郁,成交金額萎縮,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下降了2.8%,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二手房交易的下降幅度更大。
(二)資源稅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2008年上半年,資源稅收入完成17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1%,增速與去年基本持平,資源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0.6%.
資源稅的稅基是應稅資源產品的銷售量或自用量。資源稅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能源和礦產品需求旺盛,開采量和銷售量持續增長, 1-5月份,我國原煤產量增長15.9%,原油產量增長1.7%,天然氣產量增長17.7%,原鹽產量增長9.9%,鐵礦石產量增長25.7%,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長12.2%.二是去年國家相繼調高了焦煤、鉛鋅礦、銅礦和鎢礦等產品的資源稅稅額標準,增收效應去年下半年以后才開始體現,相對而言去年上半年基數小。
(三)車輛購置稅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2008年車輛購置稅完成5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5%,增速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車輛購置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8%.
車輛購置稅的稅基是應稅汽車的銷售總額。車輛購置稅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汽車銷售額穩步增長。2008年上半年,全國汽車銷量為519.96萬輛,同比增長了18.52%,與此同時,汽車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四)土地相關稅收迅速增長
2008年上半年,與土地相關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和耕地占用稅等3個稅種的收入總計為855.8億元,同比增長103.8%,比去年同期的增速提高49.5個百分點,3個稅種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2.7%.
其中,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427.8億元,同比增長209.5%,增速提高了152.6個百分點;土地增值稅完成290.6億元,同比增長51.3%,增速回落了27個百分點;耕地占用稅完成137.41億元,同比增長51.9%,增速提高了83.6個百分點(去年同期是下降31.7%)。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基,是納稅人占用的土地面積。土地增值稅的稅基,是房地產增值收益總額。耕地占用稅的稅基是被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
城鎮土地使用稅成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修訂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將法定稅額提高2倍,雖然《條例》規定從2007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但由于各地出臺具體實施辦法的時間各不相同,包括上海、廣東在內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在2007年下半年才開始實施,一些地方去年上半年暫緩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因此,去年上半年該稅的基數比較小,造成2008年上半年該稅同比增速大幅度提高。
土地增值稅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交易異常活躍,二手房交易增長幅度過高,稅收基數比較高,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交易活躍程度明顯下降,二手房交易也陷入低迷。因此,與去年同期相比,土地增值稅增幅有明顯回落。
耕地占用稅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新修訂的《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是從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新的稅額標準的上下限都提高了4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