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各地房地產開發企業迅速發展,對房地產開發及建筑安裝企業稅收征管的任務日益繁重。由于對該行業管理上的陌生,企業所得稅日常征管工作的難度加大,存在的問題也較明顯。
由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通常是多個項目同時開發或先后滾動開發,其支出的相應費用難以準確歸集,從而在銷售成本結轉和期間費用扣除上會計處理可能存在不確定因素,稅務機關實地核實難以著手。
在實際征管工作中,以預計營業利潤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實質上是一種預征行為,雖然方便了稅務機關的管理,但會形成一個潛在的問題。即在開發產品完工后,要求企業按規定計算實現的銷售收入并結轉其對應的銷售成本,計算出對應的實際利潤(或虧損)額,再將與預計營業利潤之間的差額并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強對有關未完工開發產品的監控,完全可能出現納稅人多轉成本的情況。
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實施房屋拆遷過程中發生的拆遷費用,由于各地對拆遷補償的標準不一,而且在實際拆遷過程中由于受到各部門之間的影響,稅務機關對房開企業拆遷費用支付情況不了解,而且拆遷費用支付憑證不規范,無法確定其真實性,從而形成稅收管理漏洞。
由于地方稅務局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上不盡合理,基本上是在征收建安營業稅和銷售不動產營業稅時附征,造成納稅人混淆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的概念,特別是一些私營房開企業一直認為稅務機關是在重復征稅,使管理的工作難度加大。
解決這些問題,一是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通常都是多個項目同時開發或先后滾動開發的特點,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采取“一一對應”的管理措施,要求納稅人把開發產品的建造成本即開發產品完工前發生的各項支出,按照各個開發項目嚴格劃分完工與否逐個逐項分別歸集,為準確結轉銷售成本奠定基礎。二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的相關規定,確認商品房預售行為。即對符合下列條件的確認為預售:(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二)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三)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對收取了預售款項的房開產品,應當將有關登記情況及時報稅務機關備案,對預售后實現銷售的也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便于對該類房開產品逐個落實銷售成本的結轉,避免房開企業拖延銷售收入的實現。三是通過加強與城建規劃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的日常聯系,定期交換相關信息,了解房開企業的經營情況。四是針對房開企業的特殊性,在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時候,要求納稅人完善相關申報表的說明,如申報當期實現的預售收入、銷售收入、當期的開發產品完工情況、按銷售的開發產品進行銷售成本結轉的明細情況等。五是國、地稅機關切實加強日常聯系,增進相互協調和信息溝通。力爭通過相互協作的方式,在房開企業的建筑材料購進、修理修繕費用支付、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征收及計算扣除等方面實現信息交流,共同規范該行業納稅人的財務核算管理,有力地推進國、地稅征管,提高稅源的監控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