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泉鎮黨委書記周光學說,鄉鎮干部最了解農村,最了解現在鄉鎮運行機制和體制中存在的矛盾,如果說任何一項改革,都要等著上邊下達了“紅頭文件”再推進,可能就延誤了改革的最佳時機。
鎮村之間設管區,在過去收取“三提五統”和征繳農業稅的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今后農業稅取消了,一個管區一個院子,四五名機關干部,鎮上7個管區,近40名機關干部,他們還能發揮多少積極的作用?管區的干部下了村,村干部陪酒,喝得臉通紅,村民見了就來氣。撤消管區,村干部贊同,村民擁護。
這項改革是成功的,鎮上每年減少了十多萬元的管區辦公經費,也從根源上堵住了機關干部帶給村一級的“負擔”。而且,實行機關干部包村制,原來7個管區之間的競賽,變成了67個村的競賽。也有人說,機構一精簡,7個積極性變成了67個積極性。顏莊鎮黨委書記賀偉說,鄉鎮干部與農民有更為深厚的感情,也積累了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顏莊鎮對機構和人員在現有機構數額和編制員額基礎上進行有效整合,實行分線作戰,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能。自2001年開始,圍繞萊鋼產品作配套延伸,規劃建設了民營企業小區,現在已開始見效。
在政策的引導下,萊蕪市各鄉鎮普遍將1/3的力量用到招商引資、壯大企業和培植財源上來。全市19個鄉鎮(辦事處),工作重心由征糧納稅轉變為服務經濟,因此,在降低農業稅的情況下,財政收入不僅沒有下降,而且增幅均在50%以上,去年一年新增了8個財政收入過千萬元的鄉鎮。
相關熱詞: 農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