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味精資金暗流 到底是怎樣的數字騰挪游戲?
即便大股東河南蓮花味精集團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近10億元,蓮花味精(600186)管理層看來也無自責、慚愧之意。
2004年4月23日,蓮花味精2003年年報和2004年1季報同日出臺。對比之下,公司管理層蔑視中小股東的行徑讓人瞠目結舌:盡管公司曾在2003年10月承諾年內把8.58億元的大股東占用資金減少5億元,但是截至2004年3月31日,這一數據不減反增,并激增至9.49億元!
針對蓮花味精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公司獨立董事在年報中首次發出強烈譴責。而早在去年9月底,中國證監會派駐當地的監管部門就已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現在看來,無論是道德上的譴責,還是監管部門的文書,顯然都不能遏制大股東的侵占他人權益的欲望。
2003年,也是蓮花味精上市5年來首次告虧的一年。2004年4月26日,蓮花味精下屬谷朊粉(小麥蛋白)廠,又傳出工人已經停工4天的消息。而公司第二大主業項城佳能熱電公司的職工,正執行著隔月上崗制,休息的員工每天軍訓,工資減半。而身兼蓮花集團和蓮花味精公司的"雙料"董事長李懷清,已經在一片混亂中,撒手管理工作。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歷經半月,在全面調查后獲知,作為一家國有上市公司,圍繞蓮花味精的改制重組已經開始,且已進入實質階段。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省農開)5000萬元已經到位,4月16日,當地政府也已任命省農開副總經理鄭獻峰為蓮花集團董事長。
瘋狂的掠奪
蓮花味精,一個坐落在河南省中部項城市的國有上市公司。作為一個知名味精品牌,"蓮花"一直都是項城人民的驕傲。然而,眼下的蓮花,看上去污泥斑斑。
2004年4月23日,蓮花味精公布了2003年年報。就"截至到2004年3月31日,蓮花集團占用公司資金為9.41億元,比年初增加2.51億元"的事實,公司四位獨立董事發表了獨立意見。
獨立董事們強烈譴責了大股東的侵占資金行為,并要求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以及關聯方拿出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
蓮花味精的四位獨立董事是:陳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副所長;席春迎,黃河證券原總經理、民生證券原董事長;趙潔川,河南財經學院會計研究所所長;張桂蘭,河南農科院土地肥料研究所原所長,現已退休。
2003年年初,大股東蓮花集團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達2.24億元。8月31日,激增到8.58億元。9月22日,中國證監會河南特派辦就此問題對蓮花味精下達《限期整改通知》。10月10日,公司董事會向投資人公開致歉,并保證在2003年年底之前歸還5億元,剩余占用資金在以后每個會計年度至少下降30%。
但數據顯示,2003年年底,占用資金仍高達6.98億元。并于2004年3月31日達到又一個新高度:9.49億元!蓮花味精上市5年以來,共在股市募集14.1億元。簡單計算就可得知,其中67%的資金被大股東掠奪而去。
對不上號的數字騰挪
那么,蓮花味精管理層到底如何兌現自己的承諾呢?
2003年12月30日,公司公告稱,蓮花集團將其持有的2.5億股分別質押給交通銀行鄭州分行、廣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花園路支行和中國工商銀行項城市支行,通過股權質押貸款,解決侵占上市公司資金問題。
看上去,這則公告很能安撫投資人的情緒。
但是,2004年4月23日同時公布的年報和季報卻表明,問題并非如此簡單。
在年報中,公司董事會表示,廣發行和工商銀行沒有貸款給蓮花集團,只有交通銀行辦理資金1.35億元,另外公司通過其他途徑籌資3000萬,這樣集團公司一共歸還1.65億元的占用資金。
可是,就在同一頁的年報中,負責審計的會計師卻說,質押給交通銀行的國有股被退回,這1.65億元的資金也被撤回。
從上述信息分析而知,三家銀行都沒有貸款給集團,因此集團也沒能還款給上市公司。
這到底是個怎樣的數字騰挪游戲?
2004年4月14日,已經提出辭去蓮花味精董事長一職但未獲準李懷清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所有的質押借款由于手續問題都沒成功,年前承諾的還款5億之事告吹。
2004年4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項城市支行相關項目負責人卻透露,這筆貸款年前就已經辦理成功,款項已經到位給蓮花集團。
同日,廣發銀行鄭州分行花園路支行相關負責人稱,此事不方便透露,因此蓮花集團是否得到貸款不詳。
同日,交通銀行鄭州分行授信處一位人士,也未透露貸款成功與否,只說在運作中。
對于上述2.5億股國有法人股,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一位人士告訴記者,該筆國家股仍在凍結中。
事實到底是什么?記者未能從公司高管處得到求證。
資金去向長了腿?
蓮花味精自1998年8月25日首次上市以來,共從證券市場募集資金14.1億元。其中,IPO募得資金6.8億,2001年增發8000萬股又募得7.3億元。
不過,蓮花集團的斂財途徑,不僅借助資本市場。
2002年年初,蓮花集團和蓮花味精的職工被告知,必須在2002年1月30日前交納最低5000元/人的風險金,否則就被開除下崗。當時,兩個實體的職工人數約在兩萬人左右,若按兩萬人計算,蓮花集團此一項舉措,就獲資金1億元。目前這筆資金仍掛在蓮花集團名下,一位接受采訪的蓮花職工告訴記者,即使職工離職也無錢退出。
根據公司年報披露,集團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存活和解決上萬職工的生活問題".
但是,職工的生存問題得到解決了嗎?記者前往項城采訪期間,一位蓮花集團職工告訴記者,截至4月份,他已經4個月沒拿到工資了。
看來,職工安置并非如公司所說的那樣足額到位。那么,到底是什么讓十幾億的資金長了腿?
蓮花集團下屬子公司數目之眾,連以蓮花為榮的老職工都說不清楚。根據各種公開資料了解,蓮花集團下屬有16家子公司,上市公司下屬有17家子公司。但記者在項城市采訪期間,發現還有不少蓮花名號的公司并未在記者掌握的資料之內,而且從外觀看也還初具規模。比如蓮花醫療器械公司,在項城這樣一個縣級市內還算一個頗為體面的單位。就在記者到達項城市的當天,恰好遇見該公司70多名下崗職工討要1999年被蓮花集團強制收取的每人兩萬元的"工作風險金".
從地域看,蓮花味精集團子公司則遍布省內外,山東、湖北都有其子公司。
如果把蓮花集團、蓮花味精的長戰線一字擺開,投資人就能看到,這些業務并未能給上市公司帶來任何好處。蓮花味精歷年經營數據顯示,1998年每股收益為0.4元,1999年0.28元,2000年0.29元,2001年增發后,每股收益就稀釋成了0.21元,2002年則驟降到2分錢,2003年每股虧損0.164元!
關鍵人物平穩著陸
李懷清,男,1941年10月生,河南省項城市(原項城縣)丁集鎮人。1990年至今,李懷清出任河南蓮花味精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同時擔任上市公司蓮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懷清曾獲"五一"勞動獎章,曾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曾當選第八、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盡管李懷清有著光輝的人生履歷,但與混亂的公司管理格局相對應,2004年3月,項城市及上級城市河南省周口市流傳著李懷清被"雙規"的傳言。
2004年4月13日下午,記者向河南省國資委省管企業監事會主席菅明軍證實此事,菅矢口否定,并說"一個企業最困難的時候總會有很多傳言,而且許多是不負責的。但我可以明確地說,李懷清將不再擔任蓮花味精集團的董事長職務,也不再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已經平穩著陸。"
蓮花味精總經理崔冠明也否認李懷清被"雙規"的傳言,他告訴記者,李懷清"辭任"集團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是省政府的安排,是企業改制和重組的需要。
2003年年報顯示,"董事和董事長李懷清先生,……因辭職未能出席董事會".4月21日,蓮花味精公告顯示,"同意對李懷清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的議案不予審議,要求其繼續履行董事和董事長的職責。"
蓮花集團改制
2004年2月16、17日兩日,主管工業的河南省副省長史濟春到蓮花集團調研,隨行的有省發改委副主任張維寧、省國資委省管企業監事會主席菅明軍,同時隨行的還有省財政廳官員等。
事后看來,這次調研,是蓮花集團、蓮花味精改制重組的關鍵一步。
整個4月中上旬,圍繞著蓮花集團的改制重組和蓮花味精2003年報、2004年一季度季報的編制,蓮花集團廠區內的蓮花賓館,住著以河南省國資委常務副主任郭宏昌為組長、省國資委省管企業監事會主席菅明軍和省財政廳的官員等組成的蓮花味精托管改制小組,還有3月底就進駐的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以及參加4月21日公司召開的二屆十五次董事會及二屆八次監事會的一些成員。這些人員中,惟一"隱退"的是董事長李懷清。
4月14日中午,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打通了李懷清的手機。李對蓮花味精的虧損和集團占用資金反應平淡,卻把話題轉移到爭奪董事長的位置上來。
李懷清透露,省國資委現在進駐蓮花集團并托管了上市公司,并正在引入新的投資方。蓮花集團的大股東項城市政府已經與河南農業綜合開發公司、河南大用實業公司(河南大用)、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新飛電器)等達成了投資意向。他告訴記者,新的投資方都想控股當董事長,現在是菅明軍實際行使董事長的權力。
隨即記者向菅明軍求證,菅否定了要當董事長的說法,但他印證了河南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將進入蓮花集團,其他的投資者都還在接觸和談判中,存在變數。
菅明軍說,根據蓮花集團改制的方向,集團將由原來的國有獨資公司改為多元化股權結構的有限責任公司,項城市政府出讓股權,進入方受讓的股權比例還不好定。
4月16日,河南當地媒體《大河報》又披露了一種新的股權分布格局:省農開公司將持股23%,河南大用持股18%,李懷清本人及高管人員持股15%,另外18%的股權出資人待定,蓮花集團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持股5%等。
就這則消息,《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向蓮花味精總經理崔冠明求證,崔認為偏差不大。
新人掌控
針對蓮花集團、蓮花味精即將面臨的全面改制改組,李懷清指其為"政府的拉郎配",但菅明軍堅決否認了這種說法。菅重申:"這次改制,政府主要以引導和服務為主,具體的重組則是完全的市場行為,行政不會強迫和干涉。"
托管改制小組組長、省國資委常務副主任郭宏昌則就此回應記者道:"即使蓮花味精不虧損,今年也要改制和重組,因為企業在體制、機制和管理方面的落后,已不適應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
但改制、重組、資金注入是否就能改弦易轍,迅速扭虧?
2004年4月16日下午,項城市政府宣布任命省農開副總經理鄭獻峰擔任蓮花味精集團公司董事長。4月19日,《證券市場周刊》聯系到鄭獻峰,并獲得他本人的證實。
此前,記者還從蓮花味精總經理崔冠明處得知,省農開公司投資資金已經到位5000萬元,預計總投資5個億元左右。
鄭獻峰則表示,具體的投資多少還存在變數,因為省農開公司作為專業投資公司,投資資金也是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而來,蓮花味精作為一個項目還需得到更多投資人的認可,后續資金才能充裕。
如果不出意外,2004年5月29日,2003年度蓮花味精股東大會上,鄭獻峰將當選蓮花味精股份的第二任董事長。
2004年4月23日,蓮花味精2003年年報和2004年1季報同日出臺。對比之下,公司管理層蔑視中小股東的行徑讓人瞠目結舌:盡管公司曾在2003年10月承諾年內把8.58億元的大股東占用資金減少5億元,但是截至2004年3月31日,這一數據不減反增,并激增至9.49億元!
針對蓮花味精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公司獨立董事在年報中首次發出強烈譴責。而早在去年9月底,中國證監會派駐當地的監管部門就已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現在看來,無論是道德上的譴責,還是監管部門的文書,顯然都不能遏制大股東的侵占他人權益的欲望。
2003年,也是蓮花味精上市5年來首次告虧的一年。2004年4月26日,蓮花味精下屬谷朊粉(小麥蛋白)廠,又傳出工人已經停工4天的消息。而公司第二大主業項城佳能熱電公司的職工,正執行著隔月上崗制,休息的員工每天軍訓,工資減半。而身兼蓮花集團和蓮花味精公司的"雙料"董事長李懷清,已經在一片混亂中,撒手管理工作。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歷經半月,在全面調查后獲知,作為一家國有上市公司,圍繞蓮花味精的改制重組已經開始,且已進入實質階段。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省農開)5000萬元已經到位,4月16日,當地政府也已任命省農開副總經理鄭獻峰為蓮花集團董事長。
瘋狂的掠奪
蓮花味精,一個坐落在河南省中部項城市的國有上市公司。作為一個知名味精品牌,"蓮花"一直都是項城人民的驕傲。然而,眼下的蓮花,看上去污泥斑斑。
2004年4月23日,蓮花味精公布了2003年年報。就"截至到2004年3月31日,蓮花集團占用公司資金為9.41億元,比年初增加2.51億元"的事實,公司四位獨立董事發表了獨立意見。
獨立董事們強烈譴責了大股東的侵占資金行為,并要求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以及關聯方拿出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
蓮花味精的四位獨立董事是:陳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副所長;席春迎,黃河證券原總經理、民生證券原董事長;趙潔川,河南財經學院會計研究所所長;張桂蘭,河南農科院土地肥料研究所原所長,現已退休。
2003年年初,大股東蓮花集團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達2.24億元。8月31日,激增到8.58億元。9月22日,中國證監會河南特派辦就此問題對蓮花味精下達《限期整改通知》。10月10日,公司董事會向投資人公開致歉,并保證在2003年年底之前歸還5億元,剩余占用資金在以后每個會計年度至少下降30%。
但數據顯示,2003年年底,占用資金仍高達6.98億元。并于2004年3月31日達到又一個新高度:9.49億元!蓮花味精上市5年以來,共在股市募集14.1億元。簡單計算就可得知,其中67%的資金被大股東掠奪而去。
對不上號的數字騰挪
那么,蓮花味精管理層到底如何兌現自己的承諾呢?
2003年12月30日,公司公告稱,蓮花集團將其持有的2.5億股分別質押給交通銀行鄭州分行、廣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花園路支行和中國工商銀行項城市支行,通過股權質押貸款,解決侵占上市公司資金問題。
看上去,這則公告很能安撫投資人的情緒。
但是,2004年4月23日同時公布的年報和季報卻表明,問題并非如此簡單。
在年報中,公司董事會表示,廣發行和工商銀行沒有貸款給蓮花集團,只有交通銀行辦理資金1.35億元,另外公司通過其他途徑籌資3000萬,這樣集團公司一共歸還1.65億元的占用資金。
可是,就在同一頁的年報中,負責審計的會計師卻說,質押給交通銀行的國有股被退回,這1.65億元的資金也被撤回。
從上述信息分析而知,三家銀行都沒有貸款給集團,因此集團也沒能還款給上市公司。
這到底是個怎樣的數字騰挪游戲?
2004年4月14日,已經提出辭去蓮花味精董事長一職但未獲準李懷清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所有的質押借款由于手續問題都沒成功,年前承諾的還款5億之事告吹。
2004年4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項城市支行相關項目負責人卻透露,這筆貸款年前就已經辦理成功,款項已經到位給蓮花集團。
同日,廣發銀行鄭州分行花園路支行相關負責人稱,此事不方便透露,因此蓮花集團是否得到貸款不詳。
同日,交通銀行鄭州分行授信處一位人士,也未透露貸款成功與否,只說在運作中。
對于上述2.5億股國有法人股,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一位人士告訴記者,該筆國家股仍在凍結中。
事實到底是什么?記者未能從公司高管處得到求證。
資金去向長了腿?
蓮花味精自1998年8月25日首次上市以來,共從證券市場募集資金14.1億元。其中,IPO募得資金6.8億,2001年增發8000萬股又募得7.3億元。
不過,蓮花集團的斂財途徑,不僅借助資本市場。
2002年年初,蓮花集團和蓮花味精的職工被告知,必須在2002年1月30日前交納最低5000元/人的風險金,否則就被開除下崗。當時,兩個實體的職工人數約在兩萬人左右,若按兩萬人計算,蓮花集團此一項舉措,就獲資金1億元。目前這筆資金仍掛在蓮花集團名下,一位接受采訪的蓮花職工告訴記者,即使職工離職也無錢退出。
根據公司年報披露,集團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存活和解決上萬職工的生活問題".
但是,職工的生存問題得到解決了嗎?記者前往項城采訪期間,一位蓮花集團職工告訴記者,截至4月份,他已經4個月沒拿到工資了。
看來,職工安置并非如公司所說的那樣足額到位。那么,到底是什么讓十幾億的資金長了腿?
蓮花集團下屬子公司數目之眾,連以蓮花為榮的老職工都說不清楚。根據各種公開資料了解,蓮花集團下屬有16家子公司,上市公司下屬有17家子公司。但記者在項城市采訪期間,發現還有不少蓮花名號的公司并未在記者掌握的資料之內,而且從外觀看也還初具規模。比如蓮花醫療器械公司,在項城這樣一個縣級市內還算一個頗為體面的單位。就在記者到達項城市的當天,恰好遇見該公司70多名下崗職工討要1999年被蓮花集團強制收取的每人兩萬元的"工作風險金".
從地域看,蓮花味精集團子公司則遍布省內外,山東、湖北都有其子公司。
如果把蓮花集團、蓮花味精的長戰線一字擺開,投資人就能看到,這些業務并未能給上市公司帶來任何好處。蓮花味精歷年經營數據顯示,1998年每股收益為0.4元,1999年0.28元,2000年0.29元,2001年增發后,每股收益就稀釋成了0.21元,2002年則驟降到2分錢,2003年每股虧損0.164元!
關鍵人物平穩著陸
李懷清,男,1941年10月生,河南省項城市(原項城縣)丁集鎮人。1990年至今,李懷清出任河南蓮花味精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同時擔任上市公司蓮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懷清曾獲"五一"勞動獎章,曾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曾當選第八、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盡管李懷清有著光輝的人生履歷,但與混亂的公司管理格局相對應,2004年3月,項城市及上級城市河南省周口市流傳著李懷清被"雙規"的傳言。
2004年4月13日下午,記者向河南省國資委省管企業監事會主席菅明軍證實此事,菅矢口否定,并說"一個企業最困難的時候總會有很多傳言,而且許多是不負責的。但我可以明確地說,李懷清將不再擔任蓮花味精集團的董事長職務,也不再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已經平穩著陸。"
蓮花味精總經理崔冠明也否認李懷清被"雙規"的傳言,他告訴記者,李懷清"辭任"集團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是省政府的安排,是企業改制和重組的需要。
2003年年報顯示,"董事和董事長李懷清先生,……因辭職未能出席董事會".4月21日,蓮花味精公告顯示,"同意對李懷清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的議案不予審議,要求其繼續履行董事和董事長的職責。"
蓮花集團改制
2004年2月16、17日兩日,主管工業的河南省副省長史濟春到蓮花集團調研,隨行的有省發改委副主任張維寧、省國資委省管企業監事會主席菅明軍,同時隨行的還有省財政廳官員等。
事后看來,這次調研,是蓮花集團、蓮花味精改制重組的關鍵一步。
整個4月中上旬,圍繞著蓮花集團的改制重組和蓮花味精2003年報、2004年一季度季報的編制,蓮花集團廠區內的蓮花賓館,住著以河南省國資委常務副主任郭宏昌為組長、省國資委省管企業監事會主席菅明軍和省財政廳的官員等組成的蓮花味精托管改制小組,還有3月底就進駐的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以及參加4月21日公司召開的二屆十五次董事會及二屆八次監事會的一些成員。這些人員中,惟一"隱退"的是董事長李懷清。
4月14日中午,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打通了李懷清的手機。李對蓮花味精的虧損和集團占用資金反應平淡,卻把話題轉移到爭奪董事長的位置上來。
李懷清透露,省國資委現在進駐蓮花集團并托管了上市公司,并正在引入新的投資方。蓮花集團的大股東項城市政府已經與河南農業綜合開發公司、河南大用實業公司(河南大用)、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新飛電器)等達成了投資意向。他告訴記者,新的投資方都想控股當董事長,現在是菅明軍實際行使董事長的權力。
隨即記者向菅明軍求證,菅否定了要當董事長的說法,但他印證了河南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將進入蓮花集團,其他的投資者都還在接觸和談判中,存在變數。
菅明軍說,根據蓮花集團改制的方向,集團將由原來的國有獨資公司改為多元化股權結構的有限責任公司,項城市政府出讓股權,進入方受讓的股權比例還不好定。
4月16日,河南當地媒體《大河報》又披露了一種新的股權分布格局:省農開公司將持股23%,河南大用持股18%,李懷清本人及高管人員持股15%,另外18%的股權出資人待定,蓮花集團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持股5%等。
就這則消息,《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向蓮花味精總經理崔冠明求證,崔認為偏差不大。
新人掌控
針對蓮花集團、蓮花味精即將面臨的全面改制改組,李懷清指其為"政府的拉郎配",但菅明軍堅決否認了這種說法。菅重申:"這次改制,政府主要以引導和服務為主,具體的重組則是完全的市場行為,行政不會強迫和干涉。"
托管改制小組組長、省國資委常務副主任郭宏昌則就此回應記者道:"即使蓮花味精不虧損,今年也要改制和重組,因為企業在體制、機制和管理方面的落后,已不適應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
但改制、重組、資金注入是否就能改弦易轍,迅速扭虧?
2004年4月16日下午,項城市政府宣布任命省農開副總經理鄭獻峰擔任蓮花味精集團公司董事長。4月19日,《證券市場周刊》聯系到鄭獻峰,并獲得他本人的證實。
此前,記者還從蓮花味精總經理崔冠明處得知,省農開公司投資資金已經到位5000萬元,預計總投資5個億元左右。
鄭獻峰則表示,具體的投資多少還存在變數,因為省農開公司作為專業投資公司,投資資金也是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而來,蓮花味精作為一個項目還需得到更多投資人的認可,后續資金才能充裕。
如果不出意外,2004年5月29日,2003年度蓮花味精股東大會上,鄭獻峰將當選蓮花味精股份的第二任董事長。
上一篇: ST宏峰摘帽有望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