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2011經濟師復習資料中級農業之現代農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現代農業
考試內容:現代農業的內涵與特征,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階段與主要類型,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
所謂現代農業,是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勞動力就業、維護生態環境 等為主要目標,以現代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現代工業技術及其裝備、現代管理技術、現代農產品加工技術、現代農產品流通技術及其營銷為基礎,通過市場機制把產供銷、貿工農相結合,由現代知識型農民和現代企業家共同經營的一體化、多功能、高效率與高效益的新型農業。現代農業的基本特點是物質和能量開放式循環,從農業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質,因而加速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例題:下列關于現代農業的表述錯誤的是( )。
A.與傳統農業相對應的發達農業
B.現代技術高度密集的農業
C.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
D.以政府調控為導向
答案:D
二、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
世界發達國家建設現代農業的三類道路選擇:第一類,人少地多、勞動力短缺的國家,如美國和加拿大等,發展勞動力節約型技術(如農業機械化),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要目標;第二類,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短缺的國家,如日本和荷蘭等,發展土地節約型技術(如精耕細作和作物品種改良),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主要目標;第三類,土地、勞動力比較適中的國家,如法國和德國,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并重為主要目標。
總結國內外現代農業經驗,現代農業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農業技術的先導性:現代科學技術。
第二,農業要素的集約性:現代科技、資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第三,農業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給、農業環保、農業觀光、文化傳承。
第四,產業經營的一體性:生產、科研、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的一體化。
第五,農業效益的綜合性:經濟效益、生產效益、社會效益。
第六,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
例題: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短缺的國家,如日本和荷蘭等,在實現農業現代化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 )。
A.提高土地生產率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提高資源利用率 D.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重
答案:A
三、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
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特征是商品化(面向國內外市場的高度商品化);方向是持續化(追求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產業化(產供銷和貿工農的一體化產業體系)。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農業生產條件現代化:機械化、水利化、電氣化、化學化。
第二,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良種化、化學化、機械化。
第三,農業生產經營市場化: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市場化。
第四,流通與消費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期貨交易。
第五,農業發展的可持續化: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第六,農業生產社會化、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協作、專業分工、商品化經營。
例題: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 )。
A.農業可持續發展 B.一體化產業體系
C.發達的農產品市場 D.農業科學技術現代化
答案:A
四、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階段與主要類型
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摸索和起步階段(1949-1978年)。1957年,現代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同義語,被首次提出。第二階段,基礎和展開階段(1978-2000年)。第三階段,攻堅與實質階段(2001-今)。
我國現代農業的主要類型包括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精確農業、數字農業、都市農業、觀光農業、種源農業和能源農業。
生態農業是將生態理念運用到農業中的一種新農業,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持續發展目標。
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產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體系。
精確農業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等現代高新技術,獲取農田小區作物產量和影響作物生長的環境因素以及實際存在的空間及時間差異性信息,按需實施定位調控的“處方農業”。
數字農業是指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等現代高新技術,對農作物發育生長、病蟲害發生、水肥狀況變化以及相應的環境因素進行實時監測,定期獲取信息,建立動態空間多維系統,模擬農業生產過程中種種現象。
都市農業是指在都市化地區,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為人們休閑旅游、體驗農業、了解農村提供場所。
觀光農業是指與旅游相結合的一種消遣性農事活動。
種源農業,是以種養殖業的良種建設工程為核心,通過良種產業化和生產規模化的新興農業。
能源農業是有目的地生產生物質能含量大、利用價值高的農作物,并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將凝結在農作物中的生物質能開發出來,將其轉化為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
例題: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三生”功能結合于一體的產業是( )。
A.生態農業 B.精確農業
C.能源農業 D.都市農業
答案:D
例題: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現代農業類型是( )。
A.都市農業 B.種源農業
C.觀光農業 D.生態農業
答案:C
五、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存在五方面的問題:
第一,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投入不足,資金分散。
第二,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資本水平不高。
第三,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許多設施陳舊老化。
第四,農業管理體制不健全,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
第五,要素市場,特別是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市場發育不足。
第二節 科技進步與農業科技推廣
考試內容:農業科技進步的內涵、特點與內容,農業科技進步的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農業科技進步對于農業發展的作用,農業技術推廣的內涵和職能,農業技術推廣的一般程序,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
一、農業科技進步的內涵與特點
農業科技進步是指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掌握和應用生產效率更高的科學技術,以替代生產效率較低的技術的過程。廣義的農業科技進步,既包括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即自然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包括農業經濟管理即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狹義的農業技術進步僅包括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按技術進化程度的不同分為:技術進化和技術革命。技術進化是對原有技術或技術體系的改革創新,例如新品種的育成和使用、施肥方法的改進、灌溉技術改進等;技術革命是技術或技術體系發生質的變革,其結果往往是原有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如雜交水稻技術、轉基因技術、農業生物技術等。
農業科技進步的特點:
第一,綜合性:涉及多方面領域。
第二,漸進性:研究開發周期長,漸進式的技術進步。
第三,區域適應性:農業科技應用因區域自然條件而不同。
第四,應用的不確定性:農業科技應用存在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
例題:下列選項中屬于農業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進化的技術有( )。
A.作物新品種的育成和使用 B.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C.雜交水稻技術的應用 D.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
答案:A
例題: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在應用農業科學技術時也應因地制宜,這使農業科技進步具有( )特性。
A.綜合性 B.應用的不確定性
C.漸進性 D.區域適應性
答案:D
二、農業科技進步的內容
農業科學技術體系包括農業技術科學、農業工程科學和農業經濟科學。農業科技進步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品種改良、作物栽培、畜禽飼養、水產養殖、病蟲害防治;第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工具、農業基礎設施、農用能源的進步;第三,農業管理技術的進步;第四,農業生產者和管理者的技術進步:勞動技能、管理技能的進步。
例題: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農業科學技術體系的科學有( )。
A.農業技術科學 B.農業工程科學
C.農業經濟科學 D.農業文化科學經濟師論壇
答案:D
三、農業科技進步的內部動力與外部動力
內部動力:產量目標、質量目標、利潤目標、產品競爭力目標。
外部動力:農村產業結構變革、農業產業化經營、城鎮化發展、農業外貿、農業現代化。
例題: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技術進步的外部動力源于( )。
A.產量目標的追求 B.利潤目標的追求
C.質量目標的追求 D.農業產業結構的變革
答案:D
四、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作用
農業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是農業生產力發展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因素。其作用表現在: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宏觀經濟管理水平,提高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
例題:農業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對農業發展的作用有( )。
A.提高土地生產率 B.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效率
C.提供先進的農業技術裝備 D.改善和提高宏觀經濟管理水平
答案:ABCD
五、農業技術推廣的內涵與職能
農業技術推廣是指使用試驗、示范、宣傳等手段,將所取得的農業科技成果向農業生產實踐轉移和擴散,是把農業科學技術這個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是聯系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生產技術開發與農業生產實踐的橋梁。
基本職能:
第一,催化職能。包括傳達式推廣和教育式推廣,前者是簡單地把新技術信息簡單地從研究者手中傳導到潛在的使用者那里;后者不僅包括信息傳達,還包括幫助推廣對象掌握怎么樣使用新技術。
第二,反饋職能。反饋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信息,利于更好的研究。
例題: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 )以及咨詢服務等,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過程的活動。(2006年試題)
A.示范 B.培訓
C.營銷 D.指導
E.合作
答案:ABD
例題:把新技術簡單地從研究者手中傳導到潛在使用者手中,這屬于農業技術推廣中的( )。
A.傳達式推廣 B.教育式推廣
C.講解式推廣 D.普及式推廣
答案:A
六、農業技術推廣的一般程序
五個階段:
第一,選定推廣項目:推廣項目主要包括以下來源:科研成果、引進技術、農民生產經驗、推廣部門技術改造。
第二,推廣試驗:小區試驗、不同地區推廣試驗。從科研到生產的關鍵環節。
第三,示范:選擇示范田和示范戶,直接向農民傳授操作方法。
第四,推廣:通過示范證明該項技術在當地的推廣價值后,進行大面積推廣。
第五,反饋和改進研究:將試驗、示范及推廣的信息反饋給科研部門。
例題: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經過( )環節證明某項技術在當地的推廣價值后,便可以在當地進行大面積推廣。
A.示范 B.選定推廣項目
C.推廣 D.推廣試驗
答案:A
七、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主體(推廣組織和技術潛在使用者)、內容(農業新技術的供給和需求)、客體(農業科技成果)。高效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條件:公共部門支持、全國統一化組織、專業化推廣人員、推廣體系與研究體系的密切聯系。
例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推廣主體是( )。
A.農業科技成果的供給 B.實施技術推廣的組織機構
C.制度設計 D.農業科技成果的需求
[答案] B
八、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情況
我國的農業推廣機構建立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目前已形成了以政府技術推廣機構為主體、專群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從省級到絕大部分鄉鎮都設有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政府系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按專業類型包括種植業技術推廣體系、畜牧業技術推廣體系、水產技術推廣體系、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林業和水利技術推廣體系等五大體系。
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采用的主要是傳遞服務模式,這種模式在實踐中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項目推廣模式。項目推廣是以推廣項目的形式來推廣技術。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市場機制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發揮了作用,部分農業技術成果開始進入了市場,出現了技術承包型、技術轉讓型、技術咨詢型等多種技術推廣模式。新階段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在穩定國家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基礎上,建設由國家、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協會等辦的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例題:新時期我國要建設由( )組成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A.國家 B.農業企業
C.農民專業協會 D.農戶
答案:ABC
第三節 農業產業化
考試內容:農業產業化的內涵和特征,農業產業化經營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模式與運行機制,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現狀。
一、農業產業化的內涵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農戶經營為基礎,以“龍頭組織”為依托,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實行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引導分散的農戶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從而提高農業的增值能力和比較效益,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萌動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
例題:下列關于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表述有錯誤的是( )。
A.以市場為導向
B.以效益為中心
C.以龍頭企業為依托
D.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
答案:D
二、農業產業化的特征
與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比較,農業產業化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農業專業化:農業企業專業化、農藝過程專業化、農業地區專業化。第二,經營一體化:“市場-龍頭-基地-農戶”的貿工農一體化。第三,服務社會化:產前、產中、產后的各種服務由社會化組織來提供。第四,利益分配機制合理化:農戶能分享到農產品在加工及銷售環節的平均利潤。
例題:把生產某一種農產品的全部作業過程分解為若干個階段,分別由不同的專業化企業來完成,這屬于( )。
A.農業企業專業化 B.農藝過程專業化
C.農業地區專業化 D.農業服務專業化
答案:B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
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有利于農民增收: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第二,有利于適應大市場需求:龍頭企業對市場的適應性強。第三,有利于保障農民權益:龍頭企業、專業協會等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第四,有利于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龍頭企業對市場,產品質量提高。經濟師培訓
四、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模式與運行機制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模式主要有:第一種,合同制模式(企業+農戶):市場型合同、生產管理型合同、資源提供型合同。第二種,公司制模式:農工商綜合體,亦即擁有相對獨立生產基地的公司企業。第三種,合作社模式:分散農戶自己組織的組織,代表農民進行市場交易。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包括利益分配機制和運轉約束機制。其中,利益分配機制是核心,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運轉約束機制是前提,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本質上是多元主體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進行聯合經營。利益分配機制的實現是通過具體的利益分配方式,包括:實行按股分紅、紅利均等;保護價格;利潤返還;反租倒包。這種利益分配機制主要有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機制、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的利益機制、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與農戶之間的利益機制。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運轉約束體制有市場約束體制、合同(契約)約束機制、股份合作約束機制、專業承包約束機制。
例題:常見的“龍頭企業+農戶”的形式,屬于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 )。
A.合同制模式 B.公司制模式
C.合作社模式 D.農工商綜合體模式
答案:A
五、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現狀可以概括為:第一,龍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帶動能力增強。第二,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東中西分工協作,出口型、大宗農產品型和特色型共同發展的農業產業化格局。第三,形成了多種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主要包括“公司+農戶”、“合作組織+農戶”、“批發市場+農戶”、“產銷一體化公司”等模式。第四,當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是產業組織發育的關鍵時期。
例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處于( )階段。
A.初級 B.中級
C.發達 D.較完善
答案:A
第四節 農業可持續發展
考試內容: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基本特征,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目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模式。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提出
可持續農業觀念的提出。1972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與環境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1988年,糧農組織在荷蘭丹波召開國際農業與問題大會,向全球發出了“關于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動綱領”,提出了發展中國家是“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戰略。
可持續農業從構想到具體實踐。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21世紀議程》,把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優先領域。1996年,糧農組織羅馬世界糧食首腦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可持續農業發展的技術和要點,突出了“新的綠色革命”技術,指出包括新品種、化肥、灌溉和農藥技術在可持續農業中的意義和作用。我國可持續農業的發展源于1981年“中國生態農業”概念的提出。
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與荷蘭政府聯合召開農業與環境國際會議,通過了《登博斯宣言》,對可持續農業作了經典定義。這個定義有四個要點:第一,“不造成環境退化”,即人類與自然建立一種非對抗關系。第二,“技術上適當”,生態經濟系統的合理化,以最為適用合理的技術為主導。第三,“經濟上可行”,要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避免國家財力和農戶財力不支。第四,“能夠被社會接受”,生態環境變化和技術革新所引起的社會變化,應當控制在社會承受范圍之內。
總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很豐富,雖然迄今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但有三點是獲得共識的:第一,都強調不能以犧牲子孫后代的生存發展權益作為換取當今發展的代價。第二,均認為可持續農業要兼顧經濟的、社會的和生態的效益。第三,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要素。“軟件”是指可持續農業的外部環境,即人們的觀念、政策體制等,“硬件”是指技術上的創新。
例題:《登博斯宣言》對可持續農業作了經典定義,主要含義是( )。
A.不造成環境退化
B.技術上適當
C.經濟上可行
D.在社會可承受范圍內
答案:ABCD
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特征
生態可持續性(基礎):自然過程及生態系統的永續生產力和功能
社會可持續性(目的):發展機會的代際平等和代內平等經濟師教材
經濟可持續性(主導):產量的持續性
例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是( )。
A.生態可持續性 B.社會可持續性
C.經濟可持續性 D.生存可持續性
答案:B
四、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我國農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嚴重問題,如下:農業資源銳減、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農業發展后勁不足、農村勞動力素質普遍較低、剩余勞動力數量較多。
五、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與荷蘭政府聯合召開農業與環境國際會議,通過了《登博斯宣言》,對可持續農業發展提出了三個基本目標:第一,積極增加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糧食持續增產安全目標)。第二,促進農村綜合發展,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機會,消除農村貧困(農村綜合發展脫貧致富目標)。第三,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良性循環目標)。
例題: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基本目標有( )。
A.糧食安全 B.消除貧困
C.生態保護 D.社會文明
[答案]ABC
六、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模式
發達國家的主要模式:美國的“低外部投入的可持續農業”模式、“高效率可持續農業”模式;德國的“綜合農業”發展模式;日本的“環境保全型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法國的“環境保護型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
我國的主要模式及現狀: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有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2000多個。
例題:低外部投入的可持續農業模式,是( )的經驗。
A.美國 B.德國
C.日本 D.法國
答案:A
Copyright © 2000 - www.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导航 |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 黄色片子一级 | 国产精久久久 |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欧美精品www |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 美女又爽又黄视频毛茸茸 |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 | 日韩一区网站 |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 午夜伦伦影理论片大片飘花影院 | 日日网| 日本久久网 |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 | 久久久精| 伊人久久综合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丁香婷婷综合网 |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婷婷成人激情 | 亚洲精品黄色 | 国产亚洲女人久久久久毛片 | 久草新免费 |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 | 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 heyzo久久 |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 91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国产激情第一页 | 国产综合亚洲精品一区二 | 成人免费视频网 | 国产精品久久av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